第四十二章 代价(四)

加入书签


    “这东西啊,什么时候拿到自己手上了,那才是自己的。一日放在别人手中,一日都还存在变数。”

    这是在反驳她的意思的。

    元琦不慌不忙:“母皇做事向来长远,强取只是一时之计,会坏了根基。变数再多,也自有应对之策,何不徐徐图之?高丽如今,说中原官话,读四书五经,母皇这三十年的布局,不是一朝一夕就会被抹杀掉的。”

    景成帝笑道:“按你的说法,高丽如同囊中之物了?”

    “儿臣并不敢轻敌,不过眼下,百济似乎比高丽更需要花费些心思。”

    “哦?你说说看。”

    “新罗灭国,百济现在有了和高丽一决高下的资格,何况百济身后还有扶桑。帮助扶桑王,削弱各地诸侯的实力,斩断百济的退路。百济此次背刺盟友,向大周求娶,是一种示好,和扶桑脱离的示好。百济王想在大周、高丽、扶桑之间活下去,唯有效仿高丽,成为大周的藩属。”

    “你是想准了百济王的求娶?你就不怕你荣安舅舅心寒?”

    “荣安舅舅摄政高丽多年,眼界宽广,自然知道母皇的用意。大周是他的故土,唯有大周强盛,他在高丽才能长长久久地做一个实权在握的王太后。”

    景成帝斜睨她一眼道:“朕什么时候有用意了?”

    元琦立马告罪:“是儿臣失言。”

    景成帝本就赞同她的意思,转而问道:“那和亲人选,你看好了谁?”

    元琦早就梳理过皇室宗族的适龄男子:“扶阳郡王的幼子静安县主,芳龄十四,尚未婚配,贤淑的美名儿臣都有所耳闻。”

    扶阳郡王和景成帝一脉有些远,是武帝的姨母之后。扶阳郡王这一支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后人,但是和皇亲们关系都不错,算是在皇族内有一些话语权。

    景成帝耳聪目明,元琦一提起扶阳郡王,便知她是什么心思。

    武帝亲自赐婚,为扶阳郡王选了金陵赵氏的嫡子做了正君。景成帝的老师也是赵家人,等于是武帝为景成帝在皇族内部拉拢了一批支持者。

    但是到了元琦这里,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扶阳郡王成为了元瑾阵营的人,再加上扶阳郡王有意为世女求娶杨茵的儿子,想挖走元琦的墙角。元琦得了这个机会阻挠,自然不能放过。

    景成帝似笑非笑:“扶阳郡王可是在朕登基之初也出过一分力气的。”

    “扶阳郡王世女,领着个不轻不重的闲差,若是没有点功绩在身,郡王一过世,世女降等袭爵,可就就保不住郡王的爵位了。”

    “那你说说,你能给世女什么功绩,让扶阳郡王舍了嫡子去和亲?”

    “新罗灭国,百济求娶,扶桑割地,吕宋王也该上表了。大周为表诚意,派使团往吕宋亲迎,这可不是一份美差?”

    景成帝笑骂道:“你可真是物尽其用,一个吕宋让你得了多少好处去。”

    元琦也笑道:“母皇兵不血刃开疆拓土,儿臣沾点福气罢了。”

    景成帝挥手赶她走:“扶桑使臣还等着你的回信呢,还不快去。”

    元琦起身行礼:“儿臣告退。”

    景成二十九年中秋佳节,景成帝在含光殿接见了三国使臣。

    高丽王太后请立新王,扶桑王献上扶桑南部诸岛及北部舟见港,百济王以湖西六县求娶大周公主,景成帝一一允准。

    景成帝的皇子没有适龄待嫁的,必然要从宗室之中挑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