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疑云(二)

加入书签


    甜水村的水系只是运河的支流,即便水流冲刷土地,能带走的泥沙也十分有限。元琦在河边看了看,河水清澈碧绿,并没有出现携带大量泥土的情况。

    其实这之前,元琦和元显沿着运河走了一路,所过之处水质皆是清澈,仿佛淤积在樊州段的泥土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元琦不由对元显的判断产生了怀疑,真的是升州的原因造成的樊州运河淤堵吗?

    对这样的结果,元显也有些怀疑起来。按照地理水文结合近几年的土地人口来推断,只有升州有足以淤堵樊州运河的泥土量。

    元显当机立断,返回樊州。

    樊州清淤从河底挖出来的淤泥都堆积在一处,等晒干后混入耕土填回地里耕种。

    元显带着人,在淤泥里翻了数日,将那些没有完全腐烂的植物和大大小小的石块都翻检出来,堆在一处。

    “十八姨,这是要做什么?”元琦跟着元显翻找了几日,形容狼狈不堪。

    元显也跟她一样,不过她常年在工部,对这都习以为常。

    “樊州和升州在春江两岸,虽然相邻,但土质石质都不相同。我让人从淤泥里找出来这些,植物看不出什么来,可石头的纹理质地,都是升州的。所以我判断的没错,就是升州被运河水带来的泥土,淤堵了樊州段的运河。可升州一路的运河水都清澈,我也让人用细网沿着运河拦了一路,几乎没有什么泥土。这就蹊跷了。”

    元琦授了水部司主事后,恶补了不少水文的书,但终究不如元显在工部二十多年的积累。元显说的蹊跷,元琦更是两眼一摸黑。

    现在能确定的是,樊州运河的淤泥来自升州,但又不是运河水带过来的,这些淤泥怎么到的樊州?

    元琦换个角度想,樊州运河淤堵,谁最得利?樊州百万石粮食货物去向不明,吕驰敬有很大嫌疑。同样,升州连年土地人口税收大增,胡世吉年年考评上佳,也有嫌疑。元显查明面上的事,那自己不妨查一查这暗中的事情。

    正想着要从何处打开突破口,元琮的回信到了。

    元琮身为太女,一举一动都吸引这众多关注。吕驰敬明面上和叶家沾亲带故,也算是自己人了,由元琮派人去查,等于是昭告天下,太女对吕驰敬的猜忌。所以这个事情交给十皇女元琛来做。

    元琛的父亲顺容叶氏,正是金潭叶氏的嫡支,她自己是仓部司主事,借着运河淤堵,组织人手转运货物的名义,不打草惊蛇,也能暗中行动。元琦和元琛交情不深,既然元琮信任她,便将吕驰敬这边放下了。

    胡世吉要查,也一样要借别人的手查。胡世吉的长子是元瑾的侧君,明晃晃的四皇女党,动她等于就是明着和四皇女撕破脸,元琦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底气。

    元琦脑子里飞快掠过可以查胡世吉的人,要有能和元瑾分庭抗礼的能力,要对升州的形势熟悉,要有能暗中查胡世吉的本事,这样的人,元琦只想到一个,十一皇女元琨。

    元琨的生父充仪温氏,是户部侍中温南的弟弟。温南出身江南,在苏州升州扬州一带做官数年,对江南的地势水文人情风俗都很了解。元琨授官御史台谏议大夫之后,弹劾的高官权贵不知凡几,连太女都被她弹劾过,有时候景成帝被她弄得哭笑不得,却还是会嘉赏她。

    但元琨在御史台,与御史中丞**嘉私交甚好。**嘉是元瑾生父良君赵氏的族姐,在御史台这么多年,也是个敢于弹劾皇帝的人。要借着元琨的手查胡世吉,总是绕不开**嘉的。

    **嘉这个人嫉恶如仇,她早些年和礼部尚书杨茵的过节,元琦也隐隐有所耳闻。元琦入朝后这几年,**嘉十分低调,几乎很少为了“正义”替赵家树敌,元琦拿不准她现在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