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意图:高考命题人的工作套路

加入书签


中学里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口头禅,不同的老师都给学生提出过不同版本的叮嘱,但你要问所有中学老师口头禅的最大公约数,那我盲猜这句话应该是「你要揣测出题人的意图」。

事实上,你不用「揣测」命题人的意图,你可以直接推断命题人的意图。

这句话更准确的说法是:命题人没有自己的意图,他们的手上也有镣铐,他们的行为也受制约。

而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对手面临怎样的制约。

01、命题人也有一份《工作指南手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是一份被中学老师提及最多的官方文本。这份简称《高考大纲》的文件在2019年之前教育部每年都会公布一个新的版本,自2020年起这份文件不再更新,原则性指导意见代之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细则性意见则纳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最新版本。

但无论形式怎样变化,它的内容框架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大体来说,数学科目的高考大纲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板块称之为《考察目标与要求》,第二个板块称为《考试范围与要求》,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第一个板块充斥着一些模棱两可的抽象词汇,第二个板块只不过是课本上知识点的罗列与堆砌,实在看不出这有什么干货。

每一个老师都提到它,但很少有同学读过它。你不用因为自己没读过考纲而后悔,事实上即便你读也很难洞察问题所在——因为,《高考大纲》其实真的不是为普通考生写的,严格来说这更像是一本写给高考命题人的《工作指南手册》。

事实上,教育部发布这份文档时预设的「核心读者群体」的确不是学!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