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与赵构不期而遇

加入书签


众人正要往码头外走去,却见一群军士急匆匆地赶来。

 当中一人,三步并作两步,径直来到众人跟前,纳头便拜:卑职参见王爷中丞大人。浑然不顾军装在身,不用行此大礼。

 等他起身时,赵榛一看,不正是那日在汴京北郊外设营盘查的副指挥姚信仲?那日,看他模样自然不知自己一行人的身份,却不清楚他今天如何知晓的。

 秦桧显然记着他,亲切地招呼道:姚指挥,别来无恙啊。何时从南岸调到北岸?

 姚信仲恭谨地回答:禀中丞大人,卑职那日送别诸位大人后,被调到李抚使的亲军营,正在此地值守。刚才车船指挥禀报,王爷与大人从汜水大营过来,卑职特前来迎接

 秦桧若有所思地看了看他,眼神亲密不少:阔别不过几日,姚指挥已经调到李抚使的亲军营?可喜可贺啊。

 赵榛突然问道:李宣抚驻所滑州。你既为李宣抚的亲军指挥,怎么会在此地?

 秦桧亦想到这茬:既然是亲军营,怎能离开大帅府?有何差遣在身?

 禀王爷中丞大人,目下宣抚大人正在陈桥驿,卑职已经着人禀告了大人。想来报信之人此刻已到了中军大帐,宣抚大人片刻即将赶来。

 哦?

 赵榛和秦桧都颇感意外。

 秦桧急忙问道:所为何事?莫不是金人已经取下了开德府,到了滑州那边?

 赵榛听他这么一说,不由关切地望向姚信仲。

 河北之地不同于河东。其作为华北大平原的重要部分,地形极为开阔平坦。适合骑兵驰骋。来去如风。从地理上看,中山府河间府临近宋金边界线,此时尚在宋朝人手里。开德府北边磁州(今河北邯郸)相州北京大名府也仍然掌握在宋军手中。金军绕开这些北部城池,深入南下,正是利用宋朝地势上的不足,充分发挥了骑兵的机动性,横冲直撞。

 秦桧这一说法确有可能。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禀中丞,目前金军仍在开德府周围肆虐。滑州无虞。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李抚使因为护送贵人过境,目下陪在陈桥。卑职遵照抚使大人之命,在此警卫防备,便碰到了王爷与中丞大人一行。

 赵榛知晓了原因。突然,心念一动,问道:贵人?是何方贵人?

 禀王爷,是康王殿下。

 赵榛已经猜出了一二。闻之,微微点头。

 他的计划里,原本主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收拢汴京城里的部监官员能工巧匠以及器械图纸,这是首要之事。连番谋划之后,这些人员现在已经举家陆陆续续去了襄阳。

 中途,他见事有间隙,走了一步险棋,夜里刺杀郭京。此事功亏一篑。

 后来有感于百姓流离失所,受苦于战争,又多出一件事。增派沈星华义两人投书粘罕与斡离不。目下此事是何进展,他不得而知,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原本的第二件事,依目前看来,已是第四桩事,即他要在靖康之变前会见两人。头一人折彦质。第二人就是自己这个时代的哥哥康王赵构。

 赵榛自认这两人对他下一步行动极为重要。折彦质为西军统率,目前又掌握兵权。北宋灭亡以后,折彦质成了战争失利的替罪羊。被贬黜至海南,终生不再受用。一代名将,空负文武才学,抱憾离世。赵榛根据这些历史知识,知晓折彦质的未来际遇。认为他可以为己说服,辅佐自己重新成就一番伟业。所以,此人是赵榛需要用心招揽的大材。而康王赵构,他却另有打算。

 赵构出使金军,半道而返。赵榛的消息渠道有限,无法得知他精确的行踪路线。这些天,他盘算的便是如何先找到康王。根据历史线索,他估摸着赵构在滑州附近。所以,秦桧建议他到李回的军营,他未拒绝。便是准备到滑州后,看情势再定。想不到在此不期而遇。

 想到这,赵榛故作惊喜道:九兄亦在此地?如此甚好,有些时日未与王兄相叙,想念得很!

 秦桧心中亦一阵开心。一是他与李回交好,能见到挚友,发自内心地开心。二是眼前这信王拒绝了自己一番好意,不愿留在陈桥。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算下来还是自己占了上风。人不留人天留人。他不留也得留下来。也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当即乐呵呵地说道:我与李大人很久未见了,想念得很。殿下,咱们这就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