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墨兰的苦涩-第2/3页

加入书签
    所以说,欲成大事,运气很重要。曹阳得到系统,又何尝不是一种运气。

    对于欧阳理的上奏,曹阳没有立即表态,转而问道:

    “韩相公,你怎么看?”

    “陛下,老臣有一册呈上。”

    同平章事韩章不紧不慢地掏出一奏章来。

    内侍官张茂从他手中将奏章取过呈上。

    曹阳看了看标题:“御戎四策。”

    简单翻了翻,

    差不多是他当年上给老皇帝的那策的变种。

    态度上还是支持用兵的。

    曹阳放下奏章,又问了问其他几人的看法。

    一致赞成用兵。

    曹阳:“既意见一致,不知该派何人去陕西主持大局。”

    “老臣荐翰林学士冯都为陕西经略使。”韩章。

    “有他人乎?”曹阳追问道。

    “臣荐英国公张津为陕西宣抚使。”同平章事付宥。

    “臣荐殿前司袁文绍为陕西经略使。”同平章事张方。

    三人又当场吵了起来,参知政事欧阳理站韩章,枢密使蔡向站付宥,三司使范纯站张方。

    “相公们既争执不下,不如朕御驾亲征如何?”曹阳起身说道。

    “不可,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

    一帮子文臣全都惊了。

    陛下啊,

    你以为真打仗跟宫变一样容易吗?

    你能成,那是有宗室法理托底的啊,换个人你信不信天下立刻烽火四起。

    安史之乱的危害从来不在大唐失了长安,而在于安禄山用行动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人,各地节度使啊,你们也可以。

    曹阳淡淡道:“李凉左十六岁小童,尚且敢驰骋沙场,朕如何不能御驾亲征。”

    “陛下,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韩章引经据典,大声劝阻。

    “罢了罢了。”

    曹阳略作无奈:“那就任袁文绍为陕西经略使吧。”

    “。。。”韩章。

    张方:“陛下英明。”

    ......

    “好,此事既定下,说下一事。”

    曹阳表演完,重新坐下:“张茂,将陕西转运使薛前的盐业改革方案给诸位相公每人发上一份。”

    几位相公看起方案,曹阳让内侍都知张茂,给几人都添上茶,与站着上的大朝会不同,垂拱殿的小朝会,时间太长,又都是老头,还是能舒服点,就舒服点吧。

    因此,曹阳给他们每人都置了座,铺了软垫,放了茶。

    登基以来,曹阳这类父的举动,很是受几个朝臣喜欢,这也是朝局愈发稳固的原因。

    虽然登基方式不怎么好,但与昏庸的邕王相比,贤君明主,总是更能让儒家文人士子从精神上效忠。

    “陛下,将盐引的印钞权收归三司,这本是应该,只是必须在陕西无战事之后。”

    韩章:“至于将陕西其他几州的盐与解州等同,以盐引结算,此事可先取一州为试。”

    张方:“陛下,谢州盐池所出,每年一百五十万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