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姓儒还是姓道

加入书签


说实话,现在学术界对林兆恩和三一教的性质至今也没有达成共识,这位一会宗师一会又教主的,到底是儒士还是道士,让人分辨起来确实有点难度。至于他开创的三一教,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学术团体吧?门人、百姓们都在家里上香供奉了,说不是宗教团体自己都不相信吧。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但教外的人弄不清楚,就连教内也有不同的观点。比如上面讲到的林兆珂,他从安庆太守任上退休以后就开始编写《林子年谱》,里面就把林兆恩和三一教定性为儒学正宗、心学圣统,很明确地表示林兆恩就是一位成就非凡的大儒。相信林兆恩坐上教主宝座之前应该也是胸怀这样的理想吧,不过当上教主以后是怎么想的就不好说了。

   另外就是卢文辉,包括二传弟子陈衷瑜等,他们这一支,嗯,正统的一支,种种行为表现得俨然就是宗教才有的。他们认为林兆恩教主绝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圣人,甚至更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种说法称林兆恩是弥勒的化身。

   卢文辉还曾经作过一首谶纬诗,在三一教中广泛流传:

   道脉相传自有真,

   东山乌石现麒麟。

   混元五百三龙会,

   孔老释迦合一身。

   有人解读分析这首诗,意思是说500年后,正好是林兆恩诞辰500周年,大概算了一下,应该是2017年的时候,会有三龙聚会的大事发生,林兆恩则会挟大势回归,不但真正成就圣人之位,三教也会真正实现合一的壮举。

   2017年已经过去了,道友们可以回想一下那一年发生过什么大事,十九大胜利召开、朴槿惠下台、《人民的名义》霸榜、佛系成为热词……似乎没有什么和林兆恩回归现实并且一统江湖有关系,看来这个教主就算回归了,估计也没有造成多大的轰动吧。

   总之,无论三一教是一个民间的学术团体,还是一个宗教组织,或者说就是一个道教教派,不同人有不同的观点,道友们支持哪个阵营就自己选边站队吧。

   下面主要讲一讲三一教的儒、道方面的东西。

   三一教是本着佛、道、儒三教合一而归儒,儒再归孔子,所谓的“归儒宗孔”,显然,林兆恩的思想体系还是以儒家为主的。

   林兆恩认为孔子的学问也是心学,三教归儒也是要宗孔子之心。因为三教研究的都是心身性命之学,孔子研究心性,尽心知性,黄帝老子研究心性,性命双修,释迦牟尼也研究心性,明心了性,心、性、命是一样的,贯一、得一、归一,天下的学问不就是相同的了吗?

   就是说,在三一教的认知中,三教不但在理论方面可以达成一致,在立身处世上也是相同的,无非是内外双修罢了。内为心性,外为人伦,都要内外兼修,从古到今哪有什么不同?

   林兆恩受王阳明的心学影响很深,对朱熹的思想同样也吸收了很多,他认为自己的心是虚的,因为虚才可以明,才不会被外物蒙蔽,类似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心明了,就可以很自然得恢复本体,就是达到虚明的状态。当然了,具体怎么才能达到虚明的状态就不展开讲了,不过有一点需要提出来,就是林兆恩对朱熹的思想总体上还是批判得多一些。比如林兆恩曾经注解过四书,其中有《大学正义》,仔细研究的话就会发现,他对朱熹的明德、格物是不怎么赞成的,仅对持敬有所继承,而且还通过持敬进一步发展了格物和主敬,从而形成了三一教的一套主敬存心的修养方法。

   当然了,全面看林兆恩的理论体系,应该说里面属于王阳明心学范畴的要多一些。原来大家讲三教合一,没有抓住重点,没有解决三教存在很多差别的问题,所以没有真正打破三教间的壁垒和隔阂。当年王阳明用致良知去区分儒、释、道三教,所以在他的眼里三教本来就没什么差别,或者说三教本来就是些细枝末节有点不同。林兆恩的家庭是阳明心学的拥趸,在三教关系的判别上甚至比王阳明更进了一步。如果三教真正合一,就需要从内到外彻底消除这些隔阂才行。

   三一教是以“心身性命之学”为基础的,以儒家的纲常礼教立本,以道教的修身炼性入门,以佛教的虚空本体为极则,以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一体化为立身标准,以归儒尊孔为宗旨的,所以说三一教实质上就是三教归在一个心字上,这就是三一教的思想体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