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三一教教主 下

加入书签


三一教中有一个弟子叫杨质斋,嘉靖四十三年的时候他没事在福州城里溜达,偶遇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道人。道人得知他的身份以后,便给了他一本秘籍,说是你们教主修炼遇到了瓶颈,这本书可以助他功力更进一步,让他务必亲手交给林兆恩。杨质斋请问道人法号,道人只是摇头,转眼消失了。事后林兆恩收到这本秘籍,闭关修炼一番后修成了紫金大丹,当弟子们一起摆酒庆祝时,有人问那位道人是谁,这么高的本领,林兆恩离席站在厅中,面向北方遥遥一揖,然后正色对众人说:“开始为师也不知道是哪位真人助我破关,待金丹大成时才明白,我修的是吕祖的仙法,吕祖于我可谓半师啊。”

   无论这件事是真是假,并不妨碍从此三一教和吕洞宾拉上关系了。不久,又有一位邋遢道人来访,二人相谈玄秘,使林兆恩的内丹功法最终大成。临别前,林兆恩知道了这位邋遢道人正好是自己一直仰慕的张三丰。

   关于林兆恩和吕洞宾、张三丰搭上线的说法,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教内的广告策划行为,无非就是提升林兆恩和他的教团地位,更多地吸收门人加入,增加在民间的人气罢了。

   从林兆恩开始开馆授徒一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或隆庆元年(1567年)以前是三一教的创业期,林兆恩的活动范围相对来说比较有限,主要是在莆田和仙游两个县里面。以后,林兆恩的眼界变宽了,不再局限在家乡这一亩三分地了,彻底放弃了儒士的身份,走出了家门,足迹遍及了江西、江苏、广东、浙江。此时,他自己也认可了教主的身份,一路走一路传教收徒,传播教义,希望让更多的人接受他的思想。对于门人,他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是诚心入教,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大门都对你敞开,颇有封神中截教的有教无类的真髓。从此,三一教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信徒规模很快就达到了千万计,随之而来的是三一教的性质有了变化,越来越像宗教了。从林兆恩处传教到他去世这段时期,学术界称为三一教的第一次嬗变期。有第一次自然就应该有第二次,道友们往下看。

   说林兆恩或者三一教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有一个细节可以需要说一说。从嘉靖四十四年开始,三一教开始改称“夏教”了,因为林兆恩有一个号叫做龙江,所以又叫“龙江夏教”。

   为什么非要带这个夏字呢,前面解释过,夏字在三一教中是有着至高含义的,三一教宣称“大道总归一夏,真空遍满三千”。当然了,这里所说的真空并不是说三一教和白莲教有什么牵扯。夏字的来源,据说是“教主着夏语,时方脱稿,尚未标明,静坐恍见签上标夏语二字,遂名之书中,言夏自此始。”后来林兆恩多次对这个夏字的本质和内涵加以分析:“夏者,大也,午者,正也”。寓意非常美好,夏天是一年中至阳的季节,当然也是最热的时候,夏教就如夏天一样,至大至中,所以,这里面充满了教众对三一教坚定的信仰,就如同信仰夏天的太阳一样坚定。

   一个夏字被三一教搞出来这么多文章,赋予了玄之又玄的、至高无尚的地位,要说三一教不像宗教团体谁会相信呢。

   林兆恩外出这段时间大家再想找到他就很难了,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时候又没有电话。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反而进一步增强了他的神秘感,于是,在一众门人弟子的刻意为之下,林兆恩被无限神化。到隆庆六年,林兆恩便被彻底神化了,“人人肖像以祀”,而且在当地的地位已经不比妈祖差多少了,相应的教团的也得到了空前扩张。

   三一教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规模如此大,除了有林兆恩个人的人格魅力、弟子们的炒作有关系以外,其实还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有一定的关系。

   社会动荡、百姓生活困苦是宗教传播的最佳时机。晚明的情况道友们都清楚,当时有嘉靖、严嵩在上面胡折腾,地方官更是玩命刮地皮,倭寇还时不时地还会来福建沿海抢掠,百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就可想而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