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道教的拐点 下

加入书签


话再说回来,如果嘉靖限制佛教是出于政治和统治而采取的措施,那么崇道只是因为长生的幻想或是盲目相信能得到神仙的保佑吗?并不全是。

   嘉靖崇道的原因其实很多,历来也不乏学者分析,这里只说几个最明显的。

   首先是助淫、求嗣和求长生,这三个方面的需要是嘉靖亲近道教最直接也是最明显的原因。

   史书上称嘉靖从小就体弱多病,自然就特别想健康长寿,而道教研究了千年长生这个课题,希望从道教那里有所收获就理所当然了。另外,皇帝又是权力欲极强的职业,谁不想长生,活的长些才能更好享受权力带来的各种享受,特别是上了年纪以后,嘉靖面对后宫佳丽们也会力不从心,也会无奈,也会想求助专业人士,所以身边才会有道士,才会依自己的想法寻求道教的帮助。

   无论是青词还是斋醮、炼丹,如果不是为了长生谁会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搞这些?外面的世界不精彩吗?逐渐变老的嘉靖对长生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对道教则越来越迷信,不但最终身体被丹药搞垮了,而且空耗了巨额的财物,更为严重的是青词政治使他身边全是些把心思花在青词献媚上的货色,在一片祥和的表象下,政治日益**,渐渐把大明拖进了深渊。

   嘉靖崇道还和他多疑的性格有关系。

   后人对嘉靖的性格有过这样的总结:“性聪察,不喜臣下雷同”。特别是嘉靖前期的政治形势复杂,有大礼议及武宗遗留下来的问题,有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与嘉靖之间的矛盾,君臣相互猜忌,内阁成员不稳定,这也给了嘉靖展现自己的肌肉和政治能力提供了舞台。为了迅速掌控政权,嘉靖兴起屠龙大刀,杀阁臣、杀九卿,连言官也杀,可谓突破祖制,开了先河。要知道他是一个人在战斗,一个人来到首都,在盘根错节的权力中枢中拼杀,貌似只有借助道教神化自己、催眠自己一条路,只有抬高自己才有底气和文官集团pK,才有可能把一些所谓的灾祸异象甩锅给对方。早期的嘉靖不好说,至少后来嘉靖是真的把神仙和道士视为自己坚强后盾和精神支柱了。

   还有一个原因前面也提到过,就是嘉靖从小受老爹的影响,经常和道士接触,听道士和老爹聊炼丹、长生。湖北本就是个道教氛围相当浓厚的地方,耳濡目染,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实在是不可轻视。

   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不过以上这些可以说都是佛教所不能给予他的,佛道相争千年,天然就亲近道教的嘉靖怎么可能对佛教有好脸色呢。

   有学者分析,佛教的衰落,饱受苦难的百姓失去了出家当和尚的机会,也失去了得到和尚和佛祖关怀的机会,精神上的痛苦没有了地方去排解了,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不稳定。

   穆宗隆庆皇帝(1566-1572)接班以后,对嘉靖的修仙崇道的荒唐行径非常不感冒,实际上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看法,特别是面对嘉靖拍拍屁股一走留给自己的这个大烂摊子,换谁心情也好不到哪去。于是,隆庆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限制道教发展,比如废止了龙虎山张国祥的“正一大真人”的封号、品秩,剥夺了邵元节、陶仲文的各种名誉,嘉靖身边那些还没来得及羽化的大小道士们也都进了监狱。但是隆庆对于道教的限制也只是限制而已,他对于道教特别是真武大帝还是非常崇拜的,要不也不会刚上班就派人去武当山向真武表示敬意去了。

   几年以后隆庆挂了,着名的木匠、万历皇帝朱由校(1572-1620)接班了。万历在研究木工活之余,也对道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着爷爷嘉靖的样子,天天沉迷于斋醮,也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懒政怠政。

   痴迷道教后,自然会对道教有所偏好,万历皇帝不但恢复了张国祥被隆庆帝拿掉的待遇,而且还客串媒婆把自己的外孙女嫁给了张国祥,不但要当天子,还要当天师的老丈人。要知道人家张天师是有老婆的,你一个公主嫁过去让人家把你往哪里摆?不过万历可不管这些,顺便还给这位外孙女封了一个“贞淑玄君”的封号,这种做法很道教,目的就是为了和张天师的身份般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