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青词宰相培养专家

加入书签


嘉靖的功过事非自有史学家、文人学者们去研究,不需要我们瞎操心,我们关心的是他的宗教态度和政策,特别是对于道教方面的支持和贡献。

   上面说到嘉靖出生在湖北省的钟祥市,那里是他的龙飞之地,提到湖北不知道道友们能想到什么?在湖北和道教有关系的地方,相信首先都会想到武当山吧,几乎每部武侠小说里都会提到的少林、武当。想当年的小嘉靖就时常陪老爹去武当山玩,坐上小船,二百多公里的路程简直不要太理想了。正是因此,嘉靖从小就对于武当山有种亲切感,另外他还有一个道士转世的传说,等当了皇帝掌握了实权以后投资武当山,大力发展道教事业也就顺理成章了。

   嘉靖三年(1524年),嘉靖帝先赐了件五色瓷雕圣牌派人送到了武当山南岩宫。要说这个圣牌端是了得,是皇帝亲自安排制作的,由景德镇官窑炼制,艺术价值极高。圣牌是瓷制五色釉,透雕、镂雕、浮雕三种工艺同时表现,玲珑剔透,色彩以黄绿蓝为主,素雅大气,故又称为素三色。

   圣牌总体由七件组合而成,底座两件,束腰须弥座型,稳重大气。上面的圣牌由五件组成,总体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是双凤朝阳的纹饰,顶上正中是初升红日,瑞云纹中两只黄灰色的凤凰展翅出没。中部三件左中右分布,中间是主体牌位,蓝底白字楷书“武当山玄天上帝圣牌”九字,左右两侧非对称的各有二龙鳞爪飞扬。上部总体呈桃形,饰有一如同玄字的坐龙,和中部左右四龙呈五龙捧圣之意,寓意是当年真武大帝在南岩宫修行,在飞升崖由五龙捧圣得道成仙。

   这件圣牌至今保存完好,现存在武当山博物馆中,有缘的道友可以去品鉴品鉴。

   为了感谢皇帝对武当山的关怀,1526年,在武当山静乐宫为嘉靖举办了一场七天七夜的罗天大醮,可谓是一场海天盛宴,为嘉靖祈福,为大明祈福。

   一百多年以前,经过朱棣投资后武当山一直香火鼎盛,但时间长了建筑物总会有些破损,嘉靖知道以后相当重视。要知道这位整天躲在深宫里痴迷于修仙炼丹,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惊动得了他的。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二月二十九日,嘉靖安排御史屠大山、胡宗宪等人去武当山实地勘查建筑受损情况,结果说除了金殿以外,都到了大修的程度了,想想也差不多,又不是钢筋水泥的建筑,土木的建筑在那里风吹雨打百多年哪里还能不出问题。下面人给了嘉靖了一份工程造价单,预算需要白银十万四千二百五十两,嘉靖一看,小意思,派侍郎陆杰带着十一万两白银上了武当山。

   整个工程从1552年六月动工,第二年十月竣工,先后动用人力十万多,不但对武当山宫观进行了全面修缮,而且还大规模地扩建。比如仅玉虚宫一处,房间就从原来534间扩建到2200间,要知道每一间房子都不是简易房,而全部是规模视宏丽的豪华殿宇。

   在各界人士出钱出力地支持下,陆杰只花了嘉靖九万多两银子便完成了预期的工程,但实际花费几十万两都不止。

   工程完成以后,嘉靖欣然提笔写下了一篇《御制重修太和山纪成之碑》,立在了玉虚宫中,据说是两座8米多高的石碑。接着派陶仲文去武当山主持了一次盛大的斋醮活动,最后又亲笔题词“治世玄岳”,从此武当山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别的不说,武当山的兴盛还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如当时的均州已经成为了宗教旅游中心,特别是南北必经之地的草店尤其繁华。

   在为武当山投资的同时,嘉靖也没有忘记自己老家,前面也提到嘉靖后来在老家修过元佑宫,其中也许有纪念那个所谓的转世之身纯一道人的情感在内。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元佑宫建成,其建筑规模、华丽程度完全参考了武当山上的宫观。嘉靖也专门执笔勒石曰:“朕惟湖广承天府为我皇考睿宗献皇帝畴昔分封之处……朕念斯地,庆源所自,特启建元佑宫以崇真妥圣……”。

   前面提到嘉靖的关键字里面有个青词宰相,下面就再讲一讲青词和青词宰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