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韩岩的羡慕

加入书签


而韩岩在工作室内,放下耳机靠在椅子上,十分感叹的说:“以后莫莹莹,又会再添一首代表作了。”

“可真是羡慕死我了,怎么她这么快就能碰上如此契合她的歌啊?”

“离上次的左手指月还没几个月,又来一首千里之外,唉。”

韩岩已经十几年没碰到过契合自己的歌了,他最出名的几首代表作,都已经是快二十年之前写的了。

平心而论,这种歌谁不想要,谁愿意一直来来回回唱那几首歌啊。

代表作经典是经典,但是时间也太长了。

他是真的极为羡慕莫莹莹,不到半年又添两首代表作,甚至是那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存在。

毕竟像他们这样的歌手,唱法技艺已经练至巅峰,基本没有进步的空间,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合适的歌来让他们发挥。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中人,内功已经是天下第一,然而他却没有一本功法来供他发挥,这种感觉简直难受死。

一旁的梁博闻言开口道:“都是陈老师的功劳啊,这种神曲除了陈老师能这么快写出来,乐坛所有制作人加一块,恐怕一年也憋不出一首。

“哎对啊,实在不行,咱们也找陈老师试试,看能不能写一首适合你的歌出来?”

韩岩闻言摇了摇头道:“算了吧,这种歌都是可遇不可求,只能碰的存在,就算陈安愿意把这首千里之外给我唱也没用,你觉得我能唱出莫莹莹的感觉来吗。”

“歌是好歌,但是也要分人唱啊。”

“说的也是。”梁博无奈的点了点头道。

而这首歌一经发出,不到半个小时,就引爆了全网。

#千里之外#

#陈老师恐怖的文化底蕴#

#美到哭的歌词—千里之外#

不少网友在听过这首歌后,都忍不住评论起来。

“就陈老师这文学功底,我真的感觉不去大学讲课浪费了,这歌词写的简直教科书级别啊。”

“怎么会有人在歌词里写诗啊,兄弟们。”

“别兄弟们了,兄弟们也听傻了啊。”

“两种不同韵味的歌声,却是那么和谐的交融在一起,讲述了一个悲伤含蓄,令人无限惋惜的凄美故事。”

“陈老师的歌声好似泼墨山水,莫老师的歌声就像是留白,两人相互补充交相辉映,最后完成了一幅看似古朴简单,实则气韵万千的山水画。”

“真的佩服陈老师的作词能力,寥寥几笔就描绘了一个满是忧伤离别之情的画面。”

而不少大v也在此时纷纷转发这首歌,并且配上了自己的感叹与见解。

某几百万粉的大v:“陈老师这首歌是标准的华夏风创作风格,而中间那段说唱歌词简直是字字珠玉。”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仅此一句就足可展现陈老师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字功底。”

“歌曲最后,也进入了整首歌最**的部分,陈老师与莫老师两人交替演唱,错落有致,虽风格迥异却相得益彰。”

“最终歌曲在两人合唱的那句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中而结束,整个故事也宣告完结。”

“最后曲终人散,两人也没能再续前缘,正应了那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只想说,华夏风永远的神,陈老师yyds!”

另一个大v也同样转发评论道:“这首歌两位老师两种唱法的交替,不仅完美的呼应了现在和未来,也将两种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只能说,俩大魔王再次联手,真的太绝了。”

而这种行为不止给他们带来了极高的转发量与点赞,还让他们收获了不少粉丝,这让不少不太懂音乐的博主也纷纷效仿。

就在全网都在称赞这首歌的歌词意境的时候,有一个博主发出的一片帖子,直接再次引爆全网!

#震惊,华夏唯一一首全押韵的歌,千里之外!#

这帖子一出,迅速爆红网络,不少人纷纷点进去观看,想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如标题所见,大家如果回去听歌看一看,就会发现这首歌每句话最后一个字,都是压上了ai的音。”

“可能我这样说,大家不太知道这有多厉害,我要告诉你的是,到目前为止,整首歌全押韵的歌,华夏一首都没有!”

“可能有人会说,歌词押韵不是很正常吗,但是只压一个音和压两个音,这其中的难度跟差距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说唱不少歌词你会发现驴唇不对马嘴,就是因为他们过于追求押韵,而强行填上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