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加入书签


    见那妇人这般,众人笑的更厉害,又有人扯着嗓子问张虎:“我想寄信哩,莫说五十文,便是五两也舍得!”

    这些人来边关四五年了,与家人联络的次数一只手就能数过来,早就想疯了。

    若在往常想托人捎信,三年两载都不一定能等到顺路的。可若是请人单跑一趟,一个来回少说多半年,算上车马伙食费,没有一二十两请得动谁?

    如今既有正儿八经送信的,公事公办,不必欠谁的人情,且听着也快的很,谁不乐意?

    这一嗓子就好似开了闸的洪水,引得无数人纷纷响应,都说想送,倒把张虎等人忙出一头汗。

    王喜带人维持秩序,硬是拉了几队出来,几个写字好看的帮忙登记,张虎时不时的扯着嗓子喊几句:

    “不是开封的且先别进来,回头还有你们写的时候!”

    “都别挤,后头还有老人家哩!”

    “你他娘的混进来作甚!你老家在河北哩,这一回只往开封!”

    那人也不恼,反而嘻嘻一笑,得意道:“你知道个甚!俺家虽是河北的,可俺舅舅在开封酒楼当账房哩,叫他托人顺道捎回去岂不便宜?”

    旁边众人恍然大悟,又纷纷起哄,骂他滑头,言语中不乏羡慕。

    是哩,便是自家亲属不在,可有个熟人也好啊!

    张虎也跟着笑了,一抬头又对上无数可怜巴巴的眼睛,登时觉得头皮发麻,只得强撑着解释道:“别急,别急啊,郡主她老人家说了,这是个造福后世的营生哩,如今将将开头,往后少不了你们的!”

    话虽如此,可方才那人的话也给了大家启发。虽然只面向开封,可跟开封邻近的地方不少呢,谁还没有个亲戚道理的在开封过活不成?大不了叫他们捎回去嘛!总比这九千多里快吧?

    于是越发群情汹涌。

    这一折腾就到了夜里,场上还有上千的人围着,任凭王喜再如何吆喝也无济于事,似乎是打定主意要在这里扎根了。

    这么些年,大家都等疯了,谁都急于跟家乡父老通个气儿,好叫他们知道自己还活着。虽然之前张虎也说还有以后,可谁都等不得,也怕等不着!

    万一没有以后了呢?万一郡主反悔了呢?

    诸如此类的担忧此起彼伏,一个人又感染另一个,最终结果就是谁都不敢赌。

    老人们都是眼含热泪,如此这般的说着,唯恐错过这一回就再也没了机会。他们都是黄土埋到脖根儿的货了,还能喘几年气呢?临死前能听几句乡音,也知足了!

    王喜见这么下去不成,这么些人,便是再有三天也登记不完啊!

    得亏着如今当兵的头一个就得学读写,他们也都会几笔,这会儿一连写了几个时辰,手腕子都麻木了。

    张虎叫苦不迭,偷偷对王喜道:“老王哥,你瞧这事儿弄的,咋办?”

    喊了一整天,他们这些铁打的汉子都快受不住了,一个两个嗓子都如破锣一般嘶哑,一张嘴沙拉拉的疼。

    王喜挠了挠头,又往看不到尽头的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扫了一眼,咬咬牙:“你且在这里应付着,我去请郡主她老人家过来!”

    莫说剩下的人,光是今儿他们记下来的名字,就够送几个月了!

    这会儿白芷和牧归崖刚吃了饭,正在家里讨论兵法,听说王喜来了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结果相携过来一瞧,果然也是大事!

    白芷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

    亏她还担心大家嫌贵,接受的慢,如今看来,她还真是低估了古人的思乡之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人诚不我欺!

    见眼前还乱哄哄一片,不成样子,王喜只好憋足了气,扯开嗓子吼道:“都别嚷嚷了,郡主和侯爷来了!”

    他连喊三遍,众人也才回过神来,见果然是白芷和牧归崖,又呼啦啦跪了一地。

    牧归崖照例主动承担了保驾护航背景板的角色,并不发言。

    白芷就道:“大家不必担忧,此事必然会长长久久的办下去,如今夜深了,且先家去吧。赶明儿还是在这里排队报名,不过说好了,咱们一人只能先登一回,且先叫个人都轮一遍再说,你们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