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修

加入书签


    “哦,哦~看新娘子去喽~!”

    “新娘子!”

    “要糖吃!”

    几个穿着新衣的孩童蹦着跳着,说着笑着,在宽阔平整的石板路上哒哒跑远了。

    正值阳春三月,这极西极北的西望府却还冷得很,路边并无甚么花草,可这些身穿彩衣的孩子们沿途洒下的欢声笑语,却凭空给这座崭新的府城添了几分春意盎然。

    小孩子最喜欢热闹,尤其今儿成亲的还是终日被人憧憬和追捧的两位贵人,越发急不可耐了。

    后面几对中年夫妇紧赶慢赶没追上,只好冲前头笑骂道:“小兔崽子,慢些,慢些,当心摔了!”

    “唉,到底是老了,如今竟是撵不上了。”

    “可不是,”一个脸上满是褶皱的妇人感慨道,“想打也抓不住喽!”

    这是好事,因为那些孩童并非只是孩童,他们的身上还承载了这座府城同样崭新的希望和未来。

    西望府,谁不在心里将它唤做希望府呢?

    末了那妇人又扯着嗓子吆喝道:“那是圣人亲收的义女,忠义郡主,甚么新娘子,千万敬着些!”

    忠义郡主是白老国公之遗孤,自己也是上过战场的,哪怕就是没有圣人的破格册封,这西望府的百姓也必然对其奉若神明,不敢有一丝半点的不敬。

    前头几个孩童却浑不在意,同时也觉得这些个大人真是莫名其妙。

    忠义郡主不就是今儿的新娘子?冠军侯不是新郎官儿?还是说但凡换了身衣裳,就变了个人?

    那两位贵人平日里他们也常见,最是温柔和气不过,便是凶也只对外头来犯的敌人凶,他们才不怕哩!

    见怎么说都无用,几个大人只是无奈的笑,最后又由那打头的汉子吼了一句:“狗蛋儿,记得多照看弟弟妹妹,莫冲撞了!”

    “知道啦~!”

    那虎头虎脑的小子爽快的应了声,旋即便带着一群孩童拐过弯去消失了。

    一路上,他们呼朋引伴,又不住地与其他岔路口窜出来的人汇合,最终一点点汇聚为整条人龙。

    人渐渐的多了,跑是跑不得了,狗蛋也怕弟弟妹妹们走散了,只好叫众人手拉手串成一排,随人群往前挪动。

    这恐怕是皇家有史以来最寒酸的场地:

    没有美丽的琉璃瓦,没有精致的游廊抄手,更没有寻常达官显贵家中常见的珍禽异兽,有的只是同这荒芜的边关一般饱含着风沙的高大门墙,以及那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雪山。

    初春的夜风依旧冷硬,它呼啸着盘旋在这座孤寂而威严的府城之上,呜呜咽咽,如泣如诉。

    然而这恐怕也是最庄重,最生机盎然的典礼:

    数万将士与无数长年累月生活在战火之下的百姓自发聚集为一群,手持火把,沿着古老而苍凉的大道蜿蜒行进,如同夜幕下一条条带着火光的河流。

    他们口中哼唱的却并非大婚时所用的吉曲,那是一首接一首的战歌。

    男音女音老声童声,数不清的或高亢或低沉或沙哑或清亮的声音高低起伏,最终汇聚为一首首饱含着血与泪、铁与火的歌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这歌声沉重却又缥缈,不断回荡在苍茫的夜空,与地上的火把和空中的星子相合,邀请这些年来一直游荡在外的烈士亡魂共赴盛宴。

    五年来,西北西南一带战火连天,本就做好了准备马革裹尸的将士也罢,无辜卷入的百姓也好,死伤无数,家家皆有愁容,户户俱是伤痛,红白喜事之时尤甚。

    久而久之,人们便习惯在家中有大事发生之时唱战歌,既是抒发心情,也希望在外游荡的亲人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歌词悲壮,歌声激昂,可人们的脸上却喜气洋洋,一双双火光映射的眸子里,也满是对未来的向往。

    最苦最难的时候都过去了,如今万众一心,将来的日子怎能不好过?

    白芷此刻正端坐在先前白家宅院内,在侍卫亲随和京城使者的陪同下等着牧归崖前来迎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