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耶律淳之死

加入书签


耶律淳用浑浊的目光看着众人,身子虽然年迈,却挡不住那颗豪迈的心。

 他用着重气不足的声音对着众人说道:

 就算我大梁国经历了些许的风霜,依旧能够破而后立,大梁依旧在,朕也绝不会向任何人低头。

 赵国要攻打我们,银国不接受和谈,那就打,大打出手,为我们大梁国为我们契丹人,为我们奚族人,甚至为我们汉人,打出一个万世太平来。

 耶律淳鼓励了一番耶律大石,还有萧干,顺带勉励了一番汉人的老臣,还有怨军的郭药师,频频拉近大家的关系。

 药师年少壮,貌颇伟岸,而沉毅果敢,以威武御众,人多附之。

 初以武勇四军荐授殿直,从征女真,积前后功,故升郭药师为都管押常胜军涿州留守。

 到了最后,安排耶律大石去负责抗击赵军事宜,然后亲自挽着郭药师的手说道:

 汝乃吾之旧将,视同心腹手足,大梁国之重,托付汝手,定要保境安民,不负朕的重托。

 是!

 郭药师只是郑重的点头。

 郭药师是辽国东京道铁州(今辽宁营口)人,容貌伟岸,英勇善战,沉毅果敢,是一员悍将。

 公元1116年,天祚帝天庆六年,渤海人高永昌叛乱,杀了梁国的东京留守,占领了辽东五十多个州。

 燕王耶律淳奉天祚帝之命募兵讨伐。

 当时梁国和银国战争已经开始,耶律淳招募士兵多为辽东的饥民,受女真兵戈之苦,故将这支军队取名为怨军,即为报怨于女真之意。

 郭药师就是怨军之中的一位将领。

 面对朝廷的平叛大军,郭药师等人杀了怨军头目罗青汉等数人,接受招安。

 在此时,郭药师重利寡义的性格和反复无常的特点就已经初露端倪。

 怨军在对抗女真人的战斗取得一些胜绩,于是怨军被改称为常胜军,成为北梁极为倚重的一支军队。

 郭药师也因讨伐银人屡立战功,官阶累升,从殿直升任为都管押常胜军涿州留守。

 耶律大石和萧干在南边对抗赵军,而郭药师的主力,主要作用于防备女真右路军,虽说不是对方主力,但他确确实实是打了一些胜仗。

 但是郭药师也感受到了耶律大石和萧干的排挤,伴随着赵军叛盟,契丹人对于汉臣也是愈发的不信任起来。

 原本被郭药师节制的一部分兵马,被朝廷以各种理由调离,甚至填充到了耶律大石和箫干的部下。

 虽然是汉人,但郭药师的出生地渤海铁州属于大梁朝统治的区域,这一地区本身就是胡汉杂居的区域。

 所以郭药师就有了梁人和汉人两种身份属性,这种双重身份的认知也使得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相对契丹人和赵国的汉人来说,没有那么强烈。

 虽然在大梁朝内部,契丹人是统治民族,汉人属于被统治民族。

 但由于梁朝国力强盛加上相对开明的政策,汉人在辽朝内部的生活还算可以。

 但郭药师活跃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梁朝衰落,女真人崛起。迅速崛起的女真人很快击败了梁朝的正规军,占领了大片土地。

 深知明哲保身之道,郭药师也是看人下菜的人物,他瞧出来大梁国的国运不长久了,于是动了改换门面的心思。

 不过,恩主还在,自然不能背信弃义,接受了耶律淳的召见之后,他便怀揣着不安返回了这涿州。

 刚到家没两步,就传来了皇帝殡了天的消息,耶律淳居然在这个紧要关头驾崩了?

 作为大将的郭药师,自然是马不停蹄的有赶回去,可等他回到燕京之后,非但没有受到欢迎,反而遭受了冷眼。

 契丹人的猜忌更严重了,萧太后深受耶律大石和萧干的影响,非常的鄙视那些汉人臣子。

 耶律淳去世后,盘踞燕京地区的大梁朝势力由萧太后掌控。

 此时的梁朝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可是当朝的萧太后非但没有团结梁朝仅存的势力,反而猜忌起以郭药师为首的一干汉族将领。

 于是,这些汉族的将领被羞辱一番之后,只能祭拜完皇帝之后默默的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不敢发出声来。

 负责镇守大梁南大门的郭药师当然清楚梁朝中央的这些契丹贵族的想法。

 这些汉人的狗不听话,那就换一批人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