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震惊全国——璀璨的明珠

加入书签


    腊月二十七,全市人民都进入了新年倒计时,王鸿涛也收拾行囊准备回家过年,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报道让正在欢度春节的银州再次沸腾起来,平添了几分喜气。

    《“煤都”银州如何逆袭,成为西北城市老大!》

    报道指出: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秦省银州市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67%,净增4379亿元,三项数据均为全国第一,位列全国城市第21名!财政总收入达到1201亿元,增长87.65%,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50亿元,增长120%,两项数据均为全国第一,排名全国第17位!规上工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增速60%,为全国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超过7000亿元,增速达到惊人的405%,冠绝全国!银州的经济总量超过了长期占据西北五省头名的省会长安,成为西北五省新的老大!

    报到强调:银州要乘经济地位上升和国家实施黄河战略,加快修建包海高铁,争取打通青银高铁断头路,发展交通物流、金融贸易、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和生态等服务业,立足秦甘宁革命老区,打造新龙头,引领秦甘宁,融入环渤海,进一步向黄河几字湾秦甘宁蒙晋毗邻区中心城市方向发展。

    报道建议:银州也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延长煤炭工业产业链,同时要发展非煤产业。趁目前煤炭能源占比较大,经济实力较强的机会,加快发展能源化工及其上下游产业,延长产业链;加快发展新能源等非煤产业和农牧产品加工业,让产业多元化。

    这是官媒首次大篇幅报道银州取得的成就,肯定银州的地位。

    人民日报就是风向标!很快,全国各大媒体、网络转载,银州的名号彻底响遍了神州大地!

    环球时报:奋力拼搏二十载,辉煌成就谱华章—西部大开发16年银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评论:银州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发展连续跑出加速度,第二产业异军突起、一、三产业协同发展,县区实力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各具亮色、农业发展成就斐然,工业经济发展空前,建筑行业活力十足,服务行业全面兴盛,投资保持高速增长,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人均GDP快速增长、远超全国和全省水平,地方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建设统筹发展、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教文卫硕果累累!

    今日头条报道:壮丽68年·奋斗新时代|礼赞银州新成就—绿色是银州最深情的告白!

    不止深度报道银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还报道了银州艰难的治沙,毛乌素沙漠绿意盎然,黄土高原披上锦绣,榆树成林、松柏苍翠、枣挂硕果,“银州绿”为国内国际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和样本,是银州对人类世界最深情的告白!一秒记住https://m.vipkanshu.la

    作为本土媒体,秦省日报怎甘人后?

    在省委书记陈家忠的指示下,秦省日报大篇幅报道银州取得的历史性成绩—银州发展新成就、文明驼城焕新颜!

    细数银州“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一项项伟大成绩:银州地处秦、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全国能源“金三角”核心区,全市4.3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其中2800亿吨煤炭、6万亿立方米天然气、10亿吨石油储量国内外罕见,能源潜在价值超60万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10亿元的财富。

    银州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已建成神东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神府、榆神、榆横等13个矿区,建成23个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有油井5.01万口,气井7653口,建成西气东输等12条国家天然气主干线。油气长输管线2819公里、集输管线3.7万公里,输气能力1345亿立方米。已全面建成千万千瓦级煤电基地,电力装机5000万千瓦。向京城、沪市等40多个大中型城市集输供应天然气,受益人口达5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