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长安市的干部在行动

加入书签


  正在谋划工作,手机响了,看了看是闽省省长高振打来的,也是自己的前任省委副书记,赶忙接通电话说道:“省长,难得还能记得起我,有啥指示?”

  高振笑着说:“最近忙的团团转,都没时间和大家沟通一下感情,怪我,怪我!”

  “省长说的哪里话,真正的朋友,平时无需电话寒暄,却从来不会忽略不会遗忘你。掌管一省政府,忙是可以想象的,如果有什么事,请省长直接指示。”

  “鸿涛,那我就直说了,有个不情之请。听说长安市调整了一批市级领导,常务副市长空缺。受人之托,不知道临童区委书记张涛有没有机会?”

  王鸿涛问道:“省长,不是我驳您面子,区委书记一步到位担任常务副市长,不合常规,我不好给全市干部群众交代。这样吧,试着看看副市长有没有机会。”

  “嗯,理解。打这个电话也有些无奈,我的一个副手和他是堂兄弟,实在推不开。鸿涛,你就按照常规使用干部。”

  “省长放心,会让他动一动,应该能交代得了。”

  “那就谢谢了,有机会咱们京城聚,如果来闽省玩,一定得打招呼!”

  “省长放心,一定会去叨扰!”

  挂了电话,王鸿涛有了丝丝不悦,对这种投机取巧、上蹿下跳的干部很反感。

  “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上级重用”——这句在坊间长期流传的笑谈,真真切切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在个别地方黑暗官场上所存在的买官卖官不正之风和各种贪污腐化场面,令人虽惊但带有余音,值得人们好好深思!

  部分地方和部门的政治生态受到了污染,出现了一些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痛心疾首的“常见病”:

  一是潜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买官卖官是最大的**。在这种潜规则支配下,卖官者权力寻租,明码标价;买官者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

  二是特权现象——“拼搏不如拼爹”。

  三是圈子学——“能力不如关系”。“无人不求人、人人都被求”往往挑战法律尊严、政府公信、社会公平和市场规则,必然导致权钱交易、人身依附。

  四是投机钻营——“琢磨事不如琢磨人”。

  五是论资排辈——“干的不如看的”。

  六是形式主义——“做事不如作秀”。

  七是伪稳定——“摆平就是水平”,稳定就是搞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一些同志把它作为领导学说的真谛。搞无原则的妥协、无法纪的放纵和有失政府公信力的迁就对各种不良风气只能是更加纵容。

  八是好人主义——“多栽花少栽刺”。放弃积极的思想斗争,讨巧卖乖,回避矛盾,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

  九是逆淘汰——德才兼备者,正直清廉、苦干实干,却无出头之日;而一些德才不彰之辈,投机取巧、阿谀逢迎,很可能平步青云。

  十是地方保护主义——“不怕犯事只怕‘出事’”,导致攻守同盟的抱团现象,产生有案不查的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滋长**的“政治生态”。

  虽然极力在扭转长安市的政治生态,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段时间内想彻底达到风清气正,无异于痴人说梦。干的越久,对一些现象越无奈。

  政法委书记田晓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未北区委书记董红兵掐灭了烟,说道:“老田,你好歹支个招呀,市里谁不知道,书记对你最尊重。”

  田晓江也掐灭了烟,喝了口茶,慢悠悠的说:“红兵,我的建议是不跑不送,找几个工作亮点,多去汇报工作。”

  “扯淡,没看到这几天进京的人有多少?你和书记关系特殊,就不能帮我敲敲边鼓?”

  “你拉到吧,那是因为王书记尊重我,毕竟我曾经是他的直属上级。这么多年,据我观察,真没发现谁是靠送礼上去的,反而是有真材实料的提拔的很多。如果哪个领导收受贿赂,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问问你,听说过书记收谁的钱吗?你又不是烂泥扶不上墙?坦坦荡荡的,多汇报工作,多接近,把自己的诉求光明正大的告诉书记,我觉得比你挖空心思找关系强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