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进城买房

加入书签


    走出诗音坊,秦珞便转身牙行。街道两侧人来人往,比以往多了些烟火气。走街串巷的货郎们摆弄着货物大声吆喝,街头卖艺的江湖人凭借自己的本事引起围观百姓阵阵喝彩声。

    和平真好!

    大宋虽然怂了,但和平还是得到了。没有了战争,整个社会开始迸发出活力,商业也渐渐繁荣起来。

    成都府路西边与吐蕃诸部接壤;西南方向与大理相邻,此处三国交界处,来往的贸易自然比其他地方更多。虽然成都府路交通不便,但并不影响商业的发展。

    北面相邻的利州路更是直接面对北方强国大金,每年从成都府路前往利州做生意的人络绎不绝。

    而北上做生意的人多半都是走成都--汉州雒城(广汉)--德阳--梓州(绵阳)--剑门关(剑阁)--利州(广元)--兴元府(汉中)这一路线,这也是相当成熟的商业线路。

    而德阳县便是贸易路线中的途经点,自然因此受益,来往客商络绎不绝。

    上次香皂能卖出那么多,大部分都是外地客商买走不少。仅仅依靠德阳县的消费能力,一时半会还不行。

    正是因为如此,秦珞才打算把诗音坊重新改造一番。别看德阳现在只是一个小县城,也不及汉州治所所在雒城那般繁华。

    但只要给他一段时间,他就有能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经济高度繁荣的城池。

    想要带动当地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可观的财富,吸引更多人前来定居生活,秦珞自问还是能够做到的。

    达到这样的要求很简单,除了当地相对稳定和平的生活环境,那就是远超其他城池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

    财富的问题,他根本不需要担心。若是穿越古代连钱都赚不到,那可是真是丢脸丢到祖宗面前了。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自己实力不足,会被人生吞活剥吃的骨头渣不剩。

    他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现在也在这方面做准备。

    他真想知道,面对糖衣炮弹,这些官家之人是什么反应。

    “珞哥儿,到了!”

    木牛的声音打断秦珞思绪,几人来到县城里面唯一的牙行门口。

    牙行是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有时也指牙商的同业组织。

    汉代市场上的中间商人称“驵会”(或作“侩”)。汉至隋唐,中间商人获政府给予的垄断权,由此得“牙侩”之名。宋以后才称为“牙行”,后来亦称“牙人”、“牙纪”、“牙子”、“牙商”、“牙郎”、“互郎”、“侩”。

    经营牙行必须经政府批准,并交纳税课。牙行在交易中起着“评物价”、“通商贾”,代政府统制市场、管理商业的作用,故也称官牙。

    县城的牙行并不大,但生意却好得很。停战之后,许多地方都要发展,招人、出租等等大抵都是交给牙行来办,作为古代的中介,他们的专业自然不容置疑。

    牙行的门口一般都有几名小厮候着,一是通报牙行主人,二是给客人充当讲解员的作用。

    “公子,里边请!”

    眼尖的小厮看见秦珞一行人,当即带着谄笑迎了过来。

    他们能够呆在门口,自然是机警灵活会察言观色的人,只需看上一脸来人便知其大抵属于哪一类人。

    秦珞曾经也去中介公司办过事,自然不会陌生。他也没进去牙行,反倒是直接开口:“帮我找一套院子,靠近主街便是。价钱都好说,时间也不急,但一定要符合我心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