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战争

加入书签


其中还有号称大唐战神的高仙芝,我告诉你们打仗永远是最好解决国内矛盾和加强巩固的手段,只不过这手段有利有害,利的当然是打赢了有战利品,害的自然是可能打输呗!

 别说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你看看唐朝基本上十年必有一战。

 军事实力永远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最好的代表。

 唐朝为什么敢称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唐朝和阿拉伯曾经打过一仗,就在这西边的达罗斯,唐朝和阿拉伯怎么打起来的?一个在东亚,一个在中东。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阿拉伯帝国建立于632年,唐朝在东亚向西扩张,阿拉伯在中东向东扩张,两个帝国领土的极限就这么在达洛斯相遇了。公元751年,唐朝将领高先知为了阻止阿拉伯的东进,从安西出发,长途跋涉三个月,主动进攻了达洛斯达洛斯,位于哈萨克斯坦。高仙芝到达达洛斯之后,遭遇了阿拉伯的十几万大军。高仙芝自己才带领2万多人,而且,这两万人还是注了水的,其中包括唐军数千人,以及葛罗路军巴哈娜军两万多葛罗路人。顾及阿拉伯人阵后偷袭唐军,致使唐军战败。七月份打完的仗,12月阿拉伯的使臣就到了长安。还能干嘛,睦邻友好,而且战后的六年里,每年都有使臣过来。不过,经过达洛斯一拜,唐朝仍然牢牢控制了西域。就在达洛斯之战的第二年,虽然高仙芝战败了,但唐朝的军事实力还在,高仙芝继续率军远征大小国旅。

 战后的第四年,唐朝安西的版图达到鼎盛,从长安的安远门向西一直走,到达唐定西陲是12万里,

 玄宗年间还有记载高仙芝入朝献俘虏的突骑施可汗,另外还有王玄策灭中天竺,君主也被带回长安。遂尊天子曰天可汗百济王扶余义慈献俘于东都,西突厥思结阙俟斤都曼献俘于东都。阿史那伏念献俘东都,阿史那贺鲁献俘东都。还有什么裴行俭平叛啦,乌介可汗被击伤啦,王忠嗣突袭吐蕃赞普仓皇逃脱啦,这些我都没算。唐朝不止安西还有安东,安北等等,这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就是我们了,所以大部分战斗都是往西打,

 —唐代武功赫赫,周边民族少有不被虐的,大军所至,犁庭扫穴,贼酋番长动辄俯首系颈,献俘太庙,中国历代王朝罕见此等景象。汉朝晋朝隋朝宋朝明朝清朝,除蒙古外,你遍翻史书,可有见过?包括汉朝,二三百年都难得抓一回敌人最高首领,你看汉朝有抓到过敌人最高首领(单于,可汗,国王这一级别),献俘朝堂的?而唐朝人民这来来往往的都看腻了。

 那安西是怎么丢的?这就要怪安史之乱了,外部的危机很难摧毁一个大国,历史上的大国都是亡于内部。这句话适用于唐朝,也适用于各个朝代,安史之乱后唐朝军事实力一落千丈,自此唐朝开始走向衰弱。

 大家永远不要小看军事实力,没有军事实力,经济再强势也毫无任何作用。统治靠的就是军事实力,而军事实力最能稳固统治的手段,大家知道一战为什么爆发吗?帝国主义?殖民地统治?好,这些确实是原因之一,但最重要的问题是统治不稳固了!一战前的德国是四分五裂的,在脾斯麦的领导下形成了统一,这其实和我们战国时期很像,但统一之后摆在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不继续打仗,要不和秦一样开始起义!

 打仗是把国内的矛盾转移到国外去,如果你不打国外,国内就可能造反,为什么?

 因为你刚刚打了我,我心里不服气,国家统一了安定了,酒足饭饱干嘛啊!开始想办法报仇啊!秦朝就是这样,起义的最主要原因根本不是秦朝的统治残暴,除了大泽乡起义外,大部分起义都是什么人啊,六国故人啊!除了刘邦,项羽楚国人,董翳晋国人,申阳赵国人,魏豹魏国人,项羽分封的诸侯中一大部分都是六国之后。所以大家能看明白了吧!

 二战的起因也是因为国内矛盾不可调解,德意志这个国家真的很有意思,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它有关,二战的主要原因是德意志快撑不下去了,不打仗国内都要自相残杀了,为什么,因为经济被犹太人牢牢的把控啊!许多德国人都没饭吃,还不造反等待何时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