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慰灵碑

加入书签


  李晖跟董斌分开后没有回家,而是去村头找蒋建业。这事儿不小,而且阻碍太多,得慢慢进行。

  没进屋,二人就坐在院子唠嗑。

  蒋建业眼眶乌青,强打着精神问:

  “晖子今儿咋这么早?又跟孩子们去锻炼了?”

  “没有。”李晖摇头,“我昨天去找了董斌,让他把用来打架子的板材、做寿材,那小子也靠谱,熬了整整一夜做好了,还没要手工钱。”

  蒋建业听到这话,立刻竖起大拇指,忙不迭称赞“好”。

  “我俩刚才一起把寿材给搁家送去了。”李晖继续说,“这会儿来找蒋叔,是想跟您商量一个事儿。”

  “啥事儿啊?”

  “是这样,他们的衣冠冢,您看能不能让七叔公帮忙踩个坟茔地,葬在一起。反正都进不去各家祖坟,统一立块慰灵碑。都是为国捐躯的勇士,不能草草了事。”

  蒋建业紧抿嘴角,为难的看着他。

  “孩子,你说的这个事……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他们都是横死的,煞气重啊。”

  知道会有难度,所以他没直接去找七叔公,毕竟那个老顽固更难说服。

  “蒋叔,我知您有难处,可这事您必须得张罗。”

  “我……我过不去心里这道坎儿啊。”蒋建业仍旧摇头。

  突然间冒出十三个横死的少亡,光想想就头疼,更别说让他们聚众葬在一起,那得多凶、多阴啊!

  李晖交握双手,继续劝说:

  “叔儿,我觉得咱村第一个挑头,旁村效不效仿我不知道,但周夫子那边肯定会跟书院的山长讲。届时山长告诉镇长,镇长再告诉县令,这样推崇、歌颂的事,朝廷一向支持。

  等奖赏下来,咱村的名气、声望,会更上一层楼。您在整个平阳县、乃至辽东府,都是首屈一指的里正。就算没有奖赏,咱村这十三户人家也得感激你,你在咱村的功德簿上,必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蛇打七寸。

  蒋建业最注重名声、威望,以这个做饵若是还不起效,那他也就放弃了。

  静静等了一盏茶,就在李晖准备放弃的时候——

  “行,就按你说的做。这慰灵碑……”

  “慰灵碑您别操心,我来。”

  “那不行,不能光你一个人来,村里出一半,我现在就去说。”

  “成,那我先让林场总管事帮忙定做,等做完知道多少钱,我跟村里半分。”

  “可以可以。”

  蒋建业边说边起身,跟李晖一起出了家门。

  事情要做就得尽快,这十三户人家不会停灵太久,最多七天。

  李晖早饭都顾不上吃直接上山,本打算让这边打更的老伯帮忙带句话,没想到肖清霖昨天就住在了这里。

  “哥?这会儿过来是不没吃饭?赶紧洗手、一起吃,正好我自己吃不完。”

  李晖没跟他客气,洗过手坐下,端起一碗豆浆就开喝。….

    口干舌燥的时候,一碗豆浆特别解渴。

  “哟,怎么渴成这样?再来一碗?”

  李晖摆摆手,长舒口气。

  “跟里正说事没顾得上喝水,不喝了,饿。”

  说完拿起一个包子,直接咬了一大口。

  牛肉大葱馅儿的,很香,很有味儿。

  原本肖清霖觉得早饭索然无味,见他吃的这么香,也赶紧咬了一口。好像味道是不错呢!

  早饭进行到一半,李晖就说了“慰灵碑”的事情。

  肖清霖听了点点头,赞同道:

  “哥就是想法多,是该给他们这样的人,一个祭拜的地方。慰灵碑需要多大,有想法没?”

  李晖见旁边的桌子有纸笔,起身按照现代的纪念碑样子画出来。

  细细长长的样式很新颖,反正肖清霖是没见过。

  “大致就这样,高度就在十尺左右吧。”

  凉燕一尺相当于现代的16.95厘米,按两米多来做,刚好。

  肖清霖把图上的墨迹吹干,小心揣好,说:

  “放心,最迟第六天晚上就能拉来,如果快的话大后天就成。”

  “麻烦你了。”李晖拱手,“钱你帮我垫上,等我回家找媳妇要了就给你。这个是我们村的事,我跟村里一人一半,你别参与。”

  “明白,哥就放心吧。”肖清霖满口答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