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

加入书签


    定国公徐文壁,在大明的一众勋贵中,算是相对靠谱的一个了。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时间线上,他就是万历朝的班首重臣,主要工作是帮着万历代祭山川日月列祖列宗,整日在这些陵庙之间忙碌着。

    祭祀本来就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徐文壁在万历年当了那么多年大祭司也没出过差错,在勋贵中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如今的定国公徐文壁,虽然不是明廷的大祭司,但是已经勋贵中资历靠前的了。

    成国公朱希忠本来是勋贵第一,是徐文壁父亲老定国公一辈的人物,也带过兵打过仗。

    但是朱希忠在追随上皇西狩的时候,太原兵变的时候被愤怒的士兵们打死了。

    朱希忠一死,老一辈的勋贵基本上都站错队伍跟着上皇,死的死散的散。

    年轻一代的勋贵中,也就只有徐文壁还算是能用的。

    徐文壁在“劝说”上皇回銮京师中立下了功劳,也得到了隆庆皇帝的信任。

    三十多岁的徐文壁挂帅出征,自然是志得意满,不过这位新军大臣的水平,其实也就是一般般。

    徐文壁之前的两个职位,红盔将军是负责内廷禁卫的禁卫统领,红盔将军是布置在皇帝身边的最后精锐,一般都是勋贵子弟担任,身穿红色盔甲,所以叫做红盔军。

    到了明代中后期,红盔军已经是内廷仪仗礼仪军队了,根本没有作战能力。

    护送上皇西狩的前半段,大军都是成国公朱希忠带领的。

    等到太原兵变之后,大部分的禁军都留在太原或者返回了京师,上皇只带着部分亲信逃往西安,这时候徐文壁才开始真正的统领军队。

    徐文壁的优点就是中规中矩,如果将他认为是军事上的奇才,那也未免太高看他了。

    除此之外,徐文壁勋贵子弟的作风也很明显。

    比如轻纵家奴,包庇手下,作风奢靡,喜欢排场。

    这些若是安定的时候,倒是也不要紧,这样的勋贵已经算是勋贵中的乖宝宝了,大部分勋贵,比如徐文壁的亲戚,魏国公徐鹏举那样的货色,让他们统领大军铁定要吃空饷贪出兵变来。

    只可惜现在是战时,山东战场马上就能验证这位定国公的成色了。

    在徐文壁进入山东以后,他并没有加快速度赶往前线,却一路上走走停停,接受山东官员的迎接款待。

    就这样徐文壁走走停停,半月才到了山东前线。

    王本固带领三镇军官拜见徐文壁,徐文壁却将其他中层军官全部拦在了门外,只见了王本固和新军三镇的主官。

    对于徐文壁倨傲的态度,三镇新军的中低级军官都非常不满。

    要知道王本固虽然是文官,一向用军纪统兵,对待中高级军官不假颜色。

    但是平日里也会去军营巡视,拉拢低层的军官。

    徐文壁作为新任主将,竟然第一次军议连中下层军官都不见,这种倨傲的态度实在让人寒心。

    王本固和三镇的统制官出来,脸色都非常的难看。

    众将领围上去,王本固只是重新挤出笑容说道:“徐统领让大家各司其职,做好大战准备。”

    可是众人围上去询问要如何作战。

    王本固立刻板起脸训斥,只是让军中备战。

    第一镇第二协的协长李如松,是李成梁的儿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