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超品提拔之弊

加入书签


    钦天监的官员们都被苏泽这一句“授时千年,四海一统”说的热血沸腾。

    要知道历法可不是普通的东西,这东西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能够参与到修订历法的工作中,又怎么不让这些钦天监官员激动呢。

    就在苏泽给钦天监官员画饼的时候,京师,钦天监。

    作为高拱新政的一份,京师的钦天监也领到了自己的任务。

    那就是修订《大统历》。

    可是京师钦天监又怎么有能力修订历法呢?

    两京钦天监总共只有天文官员三十人,除此之外,整个京师都找不到几个能修订历法的人。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牢牢的将天象解释权控制在手里,规定天文历法官必须是世袭的,若这些天文历法官的后代不愿学习天文历法,就被发配海南充军。

    除了天文历法官之外,还严禁民间私习天文历法。

    也就是说,大明所有的天文历法人就全部被限定在钦天监之中。

    此外大明也没有足够的算学人才,可以满足修订历法的计算工作。

    更糟糕的地方是,苏泽在离开京师的时候,将钦天监中所有的天文观测记录,元代和明初修订历法的相关资料全部打包带走了。

    京师钦天监监正周处梅是欲哭无泪,硬着头皮组织人手修订《大统历》。

    为什么高拱要修《大统历》,除了因为误差积累,导致大统历的时节已经很不准了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天文预测的问题。

    在明初的时候,《大统历》虽然是抄的《授时历》,马马虎虎还能用,至少日食月食还是基本准确的。

    至于五星运转,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定义模糊,元代自己也没整清楚,准确性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但是到了如今,日食月食的预测都不准了,甚至还出现日食预测偏差了一日多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自然大大损伤了大明的“天命”,尤其是在这种南北对峙的时候。

    所以高拱提出要修订历法,就是为了证明大明的“天命”。

    钦天监监正很清楚高拱的性格,这些日子,通过控制京察,高拱已经罢黜了十几名官员,其中不乏一些历经了嘉靖隆庆两朝的官场老油条。

    自己这个小小的钦天监监正,若是不能完成高阁老的任务,那恐怕更没有好下场了。

    就在钦天监为了修订历法而苦恼的时候,高拱的新政终于初步见到了成果。

    京师的十家工坊建立起来,京师城北医院也已经完工。

    高拱兴致勃勃的参观了医院和纺织工坊,对于主办官员进行了表彰,当场在这次京察中把他们列为中上,点名让吏部给两人推升。

    京察考核分为九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儒家讲究中庸之道,正常情况下,上三等是不授的。

    想得“上上”,你当官就这么完美?做事情就能一点差错都没与?

    而得到下三等,那轻则贬官重则罢黜。

    所以中上已经是最好的评价了,按照大明过往的考察规定,得到中上考评的官员,就可以升官了。

    赵惠贞这个工部卫生司小小的主事,和冯硕这个小小的纺织司从事,在高阁老的点名关照下,赵慧贞火线提拔连升了两级,成了工部郎中。

    而冯硕这个九品从事,则连升三级成为工部主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