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听风是雨

加入书签


    从宫里回来的路上,宁若帮王氏敲着肩膀:“母亲,要不然我陪您去登州吧,也长长见识。”

    “得带着锦儿去,”王氏微微摇头:“这样显得我们有诚意些,若是你也一起去了,反而不好。我二月初去,赶得紧一点大约二月底就能回来,你大哥哥三月初就要考乡试了,总是不大放心。”

    这个世界与宁若从前的世界相反,乡试放在了春天。今年是恩科,因此三月考举人,八月则是府试,举人们考进士。

    到了二月二,王氏千叮咛万嘱咐地登上了回娘家的马车,在心里已经把妍若又骂了几遍,要不是她不知好歹这时候自己应该坐在家里准备嫁女儿,恒哥儿那边也顾得上。可现在……一想起来三月就要考试,而自己在关键期竟然只能离家,王氏心里就跟滚油在煎一样。

    王氏把最信任的周妈妈留在了家里,但周妈妈毕竟是仆妇,这后院须得有一个做主的人。因为亦恒尚未娶妻,妍若又在病中,因此管家的任务就落在了宁若身上。

    幸亏只有一个月而已,所有的支出都有成例,周妈妈其实完全可以应付,宁若表面上说是管家,实际是跟在周妈妈身后学习,倒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王氏不在,唐仲远几乎每日都宿在秦姨娘屋里,亦振虽然已经搬去外院住了,但他毕竟年纪小,不必忌讳男女大妨,仍然会常常放学后去秦氏那里讨点心吃,有时遇到父亲就会背诵当天学过的文章给唐仲远听。

    唐仲远自己是读书科举出身,自然知道这件事上天赋有多重要,他发现小儿子记性好又肯下功夫,比亦恒当年不知道省心多少,对亦振越发喜欢。所以考校起亦恒学问的时候不由得更加严厉了。

    眼看着乡试临近,亦恒心中苦闷,又兼参加了几场文会,在外面认识了一些朋友,最初每隔十来天小聚一次,平日里只是书信来往,讨论诗词,到后来每隔五六日就要去“以文会友”。

    “昨天大少爷又喝醉了,快宵禁了才回来。”菊香把几件晾晒好的春装收到衣柜里。

    “这事儿老爷知道吗?”秋江小声说。

    “大概不知道吧,这些日子老爷似乎很忙,再说秦姨娘也不会管大少爷的事。”

    秋江撇撇嘴:“虽说外院的事咱们姑娘不用插手,但若是少爷有什么闪失,等夫人回来……”

    “谁说不是呢?”菊香瞥了一眼坐在炕桌前捧着一本书的宁若。

    “小姐,要我说这事儿咱们得告诉周妈妈去。”秋江说。

    “我们看看大哥哥去,把绣好的那幅考帘带上。”宁若下了炕:“我搬出母亲来,他总要听我说两句的。”

    宁若和亦恒其实并不十分熟稔,除了请安时遇到会打个招呼,再就是年节时会在一起吃顿饭,平时见面很少。对于这位大哥哥,宁若的评价是人老实,听王氏的话,但不是十分活络,如果有人督着还是肯用功的,就像前世那些贪玩的男孩子,若是家长看的紧成绩就能上去,若是一个不留心他自己就懈怠了。

    如果是平时的作息,亦恒现在应该坐在外院的书房里听许先生讲课。许先生名启阳,是登州人士,中了举人之后连考了几次进士都落榜了,就想着沉下心来多读两年书免得再考成绩不好落到同进士榜里,可是家里经济又有些拮据,若是去做师爷倒可以支撑家用,只是到时候事务繁忙怕是书也读不进了。

    正好唐家长子考中了秀才想要换个好点的先生,于是王家人就荐了过来,这样一来束脩丰厚,二来闲暇之余可以安心学问。

    但宁若知道亦恒宿醉,这个时候是不可能有精神读书的,她路过外院用作学堂的云舒堂的时候果然只听到了亦振读千字文的声音。一边是稚子好学书声琅琅,一边是……唉,宁若觉得就算自己是父亲也难免会有些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