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枯木逢春-第2/3页

加入书签
  现在这样也挺好,官兵抄了贼窝,有了功劳又多少都能分点好处,也不会难为村人了。

——

  小半日之后,一直以常人速度前行的易书元一座相对较高的山峰脚下停了下来。

  易书元随后轻轻一跃,就乘着一股清风到了山巅之上。

  这里相当范围的山域都是不险峻的缓坡型山林,易书元此刻的所在已经算是难得的险峰了。

  “就这了。”

  灰勉从易书元身上跳下来。

  “先生,我为你护法!”

  易书元嘿嘿一笑。

  “行啊,觉得无聊的时候也别跑远了!”

  说完,易书元就盘腿在山巅坐下,随后一抬袖子,酒葫芦就从其中飞了出来,落到了身前。

  下一刻,易书元闭上了眼睛。

  在灰勉眼中,眼前的易书元居然直接消失不见了。

  这吓了灰勉一跳,赶紧凑近几步,才终于又感觉到了易书元的存在,随后眼中从模糊到清晰,又看到了先生。

  灰勉也学着易书元坐下,不敢随便乱跑。

  山中灵风拂动,天阳之火挥洒大地。

  易书元此刻处于一种若存若离的感觉之中,既是修炼,也是感悟。

  灵气如若有若无的潮汐,日月星光如火亦如水。

  易书元既收拢天地元气,却也不过分索取,维持着这一份独特且灵动的修行状态。

  按照《五行妙术》中的说法,御五行之法不过是仙道修真的附带。

  若五行得真,那御五行之法也是水到渠成。

  易书元深以为然,所以在他眼中,《五行妙术》不只是简单讲五行御法,也可逆推五行内炼之道。….

    书上说,五行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内炼五行也讲求一个俱全,如此五行圆满才能算是“真人”。

  易书元此前的修行一直是不懈怠的,对五行之道的领悟也颇有心得。

  但是易书元毕竟修行尚短,对五行之道的领悟不可能一蹴而就。

  灰勉对控水也很有心得,算是为易书元提供的指导。

  得《五行妙术》观水之道后补充领会之下,易书元对水行之妙已得三分真味。

  易书元擅长御风,入道之劫历经惊蛰之雷,雷属木,而抚尺玉惊属雷属木,木行真意易书元也体会极深。

  御金御土有阔南山神心得馈赠,

  尤其是御土,易书元虽从未施展御土之法,却借通感之能领会其中真意。

  但御金易书元总是差点意思,御火则是他五行之中最弱的。

  这或许和易书元自身的性格有些关系。

  在诛杀猫妖的时候,易书元于御金之道,领会了那几分锋芒,更是在炼酒之时领会了几分躁动的御火之灵。

  自身不足得以弥补,到如今易书元有了内炼五行的自信了。

  随着易书元的修行越来越深入,心神不断延伸,恍惚之间分不清心中内景与外界天地的区别。

  内景之中,易书元盘坐在山巅丹炉旁。

  而在外天地之中,易书元盘坐之地边有一个酒葫芦,其形竟和丹炉十分相像。

  酒葫芦拟丹炉变化,本是易书元此前福至心灵的想法,在此刻成就了内外呼应道法自然。

  更能借天地之力突破自身桎梏!

  某一天,灰勉从修行中醒来,它看向一侧,竟然看到自家先生面前的不是酒葫芦,而是一个大大的丹炉。

  嗯?

  灰勉用爪子使劲揉了揉眼睛,再看的时候易书元面前的还是酒葫芦。

  灰勉愣在那边开眼又闭眼,好一会也没弄明白刚才是不是错觉。

——

  山中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灰勉坐不住的时候就会出去山中转一圈。

  看着山中野果成熟,看着大雁从天空飞过,看着山中草木逐渐枯黄,看着落叶结霜,也看着雪花飘落

  易书元虽然处于修炼之中,却也同样交感万物,和灰勉一样“看”到了这一切。

  但在修行上,明明已经领悟五行根本之理,却总是还差点意思,只不过易书元并不着急。

  直至当年腊月二十五。

  易书元只觉得这一刻内外天地虚实之间气机交汇。

  天地之间五行气数犹幕至朝,于生生不息之中化入新意,虽还是腊月,但新春之气已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