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视频(末)

加入书签


    子孙果然该管该往死里管

    李世民颇有咬牙切齿的**。

    但朕到底是怎么把儿子管成这样的朕也不是不管孩子的阿耶呀

    是观音婢,观音婢“早逝”的缘故么没娘的孩子没娘的孩子果然难。

    想到此处,李世民心中不由微微一酸,倒把怒火减下来两三分。但他活动手掌,却暗自下定决心即使消耗来之不易的“偏差值”,也非得为观音婢寻出一条活路不可

    这当然有李唐子孙的个人因素,但模仿得如此适得其反,也确实与李二的特殊性有关。

    简单来说,贞观之治与李二的个人气质绑定的太深了。没有他那种旷世功业所生发的强大自信,是很难抵抗数百年来迷信的传统的在一般皇帝看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似乎不宜得罪鬼神,但百姓的生计太过脆弱,上位者稍稍放纵,平民立刻就是苦不堪言;而如果盲目追求功业,那更可能虚耗国力,直接翻车。

    所谓“似我者死”,诚哉斯言。

    正因为如此,学者们才往往喟叹,说唐朝功业如此盛大,思想理念上却实在相形见绌。要是李二陛下能反思自己的成就,将之总结为后人可以模仿、学习的经验与教训;如果唐初的儒生能够更加敏锐,将贞观朝一闪而过的灵光固定为可行的理论,彻底驱散汉儒迷信的阴霾,那么大唐又会如何呢

    贞观之治或许不可重现,但和平安稳的日子总可以久一些吧

    毕竟,如大唐一样跌宕起伏的王朝实在举世罕有“安西万里疆”固然傲视群雄;“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也是足以令历朝历代瞠目结舌的记录,只能高呼大唐不愧是大唐,在下限方面都如此突破预料

    李二凤

    众宰相

    原本诸位超世之才还在认真思索天音指出的“经验”与“理论”,但听到最后几句,登时头皮发麻嘴唇发木,险些坐立不稳

    什么叫“国都六陷”国都长安陷落了六次吗

    什么叫天子九逃天子逃亡了九回吗

    妈的,后世子孙们到底在干些什么呀

    刹那间惊恐愤怒涌上心头,真是烧得皇帝与宰相们咬牙切齿,双目充血。即使已经接受了大唐必将灭亡的事实,但在诸位相公心中,本朝最糟的结局也不过是下一个大汉而已天子权威沦丧、朝廷播迁流离,最后被奸臣篡逆,无奈谢幕。但现下这“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的惨烈预言,真是给了君臣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大汉当年可没有这么凄惨过

    皇帝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只觉胸中如火如焚,难以自抑,甚至不自觉的生出了迁怒

    “国都六陷”攻破国都的是谁,唐之后的那个“宋”么大唐的武力绝非寻常叛军可以轻侮,莫非这“宋”强悍绝伦,更胜于突厥、吐谷浑、高句丽么建立宋朝的又是何等人物

    说来可怜,人的见识毕竟要被他的经历所限制。以李二陛下马上夺天下的往事,大概很难想象世上还有黄袍加身、重文抑武这样的操作

    当然,宋朝武勇也罢文弱也罢,毕竟都是几百年后飘渺不可追寻的事情了。现下当务之急,却是应对天音所直率指出的重大缺陷“思想理念相形见绌”、“似我者死”,字字句句都砸在贞观君臣心上。

    李世民沉默片刻,终于抬头望向了孔颖达。虽然天幕中连连爆出猛料,但孔学士却再没有先前的惊惶震动了他正匍匐在地,全神关注的涂抹白纸呢。眼见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匆匆写下的却是一些实在难以理解的零碎言语

    “匡天下为正”、“听民则兴、听天则亡”、“民为神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