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攻守

加入书签


  嘉靖原本想,马上就要进行一年一度的科举殿试了,关于商人待遇这件事,可以往后拖上一拖。

  时间久了,杨廷和也就该想明白了,到时候水到渠成直接推出就可以了。

  却万万没想到,杨廷和所说的与群臣商讨,来的这么快。

  他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大明的官员也是有效率的,还非常的高。

  十月初七,原本是一次小规模的例行朝会,大概也就是五品以上的京官,汇报一下最近的工作情况,需要甩锅的问题提出来,让皇上和内阁做个指示。

  但杨廷和生生把这个“班子会议”变成了“扩大会议”。

  会议刚开始还进行的极其顺利,各位大员有条不紊的汇报着工作,汇报完之后还罕见的没有甩锅的问题提出来。

  从刚开始,嘉靖就感觉到这些人心里都在憋着一股子劲。

  这些个官员,为什么宁愿忍受着并不太高的俸禄,也要穿这身官服?

  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情操高尚,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当然不是。

  那是因为,他们在运用手中的权利,进行着令人恐怖的**?

  嘉靖明白,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绝不是全部,在太祖的高压统治下,敢于明目张胆的出售权力的人,那就是自觉的把剥皮的刀子递到了别人的手里。

  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就算想要权力变现,怕也没有这个机会。

  嘉靖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曾国藩家书》在所有书店,基本上都会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他也跟风去读了一读。

  印象深刻的就是强者如曾国藩,刚开始当京官的时候,日子过的也是捉襟见肘。

  这还是在晚清已经**透顶的情况下。

  所以据此推断,当下殿前的这些官员,是因为权力而留恋这身官服,也是不成立的。

  那是为什么呢?

  为了体面!

  何为体面?穿上这身官服,就能被高看一眼,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尊敬,且不论这种尊敬是不是发自内心的,但这种尊敬能让他们感到满足。

  还有什么?还有他们可以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情,尽管这种事情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比如说他们可以穿绸缎的衣服,可以骑马,有的可以坐轿。

  并不是因为骑马有多快,坐轿子有多舒服。

  而在于这突出了他们的不同,突出了他们的优越感。

  正是这种体面和优越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寒窗苦读十余载,甚至几十余载,还拿着这么低廉的俸禄,也值得!

  甚至于有了功名之后,可以免除劳役税赋这种实际的好处,都不如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来的充实。

  所以他们今天都憋着一股子劲,如果皇上的提议得以推行,商人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然后又比自己有钱,那自己奋斗了一辈子仿佛就失去了意义。

  这就是他们今天,憋着一股劲的原因。

  当然这个原因,嘉靖也知道,并做好了舌战群儒的准备,才坐到今天的御座上的。

  果然,前面的工作汇报一完成,杨廷和立刻就发起了攻势。

  “陛下,今日群臣毕集,臣以为可以讨论一下关于商人这件事了!”

  嘉靖面无表情的看着殿内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磨牙擦舌,跃跃欲试,他决定不回避。

  “好,那朕针对商部尚书徐阶昨天的提议,先说第一个问题,从嘉靖四年开始,取消实物税,无论何种税赋、劳役,全都折算成银子,如此既减少了各府县衙门的工作量,也有利于征收和商贾的发展,诸位对这一条有何意见?”

  杨廷和和大部分的官员,对于这一条并没有什么异议。

  毕竟谁都知道,每年的漕运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而且各地的大库维护也是不小的支出。

  而如果把各种税赋全都变成银子,那确实无论行政效率还是开源节流的节流,都会有不小的改观。

  可还是有人提出了担忧:“陛下,若税赋劳役全都折成银子,那官员们的俸禄改如何发放?修建河堤、城墙,水利等工程,又有谁来干呢?”

  “既然征税征的是银两,那自然俸禄也要折合成银两发放,而且朕确实觉得诸位的俸禄实在是太低了,所以朕打算给诸位也涨一涨,大概会在明年中定出方案,诸位手里有了银子,还怕买不到米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