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间酒鬼少年郎

加入书签


    大虞王朝,清风镇,因酒闻名。

    尤其是那坛“清风醉”,以“香”、“烈”著称,无数雅士酒徒为之倾倒。

    此酒更是位列“天下名酒榜”之四十二!

    昔日有位进京赶考的书生在一处楼阁吟道:“酒气追风千万里,人与清风俱醉街。”

    后来此酒传至京城,又引无数文人为之倾倒,一位秀才挥墨道:“人间一坛清风醉,气卷京城沁春香。”

    此二诗足以体现此酒酒劲之猛烈,寻常人往往喝不过三碗,三碗必醉!就算是一些酒鬼也难以做到五碗下肚面色如常。

    这酒在当地虽不算便宜,也算不上贵,但在外边一坛值好几两银子有余。

    因而清风镇总是酒徒接连不断,游人不止。

    武兴十三年,天下一派盛世气象。

    在清风镇以南一处偏僻的酒肆,帘子轻轻晃动,溢出一阵又一阵酒香。光是闻着,就让许多行人有了几分醉意。

    帘子内还时不时传出瓷器的撞击声和酒徒的喝声。

    若是风流雅客,一定会对这种市井小酒坊嗤之以鼻,会选择去那些风景秀丽的楼阁畅饮一抒胸怀。

    因此这里反倒成了市井百姓和酒徒汇聚的地方。

    酒肆门口贴着张褪了些色的红纸,只见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最上方的位置写着“舒正心——八碗”几字。

    依次往下是“刘星峰——七碗”、“华龙——七碗”……

    很显然,这是一个比酒量的榜单。

    清风醉酒劲极猛,也是酒鬼们比酒量的参照物,也是以酒度日的酒鬼们平日的乐趣。

    酒肆里光线昏暗,前来的客人大多是一些中年男人,有的是在借酒消愁混日子的,但更多是一些混道上的汉子。

    但是唯一与酒肆酒徒们不衬的是,一位年纪约莫十三岁的少年穿过了酒肆的帘子。

    只见那位少年一身市井麻衣,头发凌乱,似个乞丐,又似个逃荒的难民;腰间还别着个朱红的葫芦,在大腿边摇来摇去,但令人疑惑的是,少年的背后还背着个木制剑鞘,但若仔细看就会发现,剑鞘竟是空的,没有剑插在其中。

    他颓然地轻眯双眼,使那双丹凤眼狭长而有灵性,五官端正,散发着一股书卷气,像极了一个落魄穷书生。

    古语云:“士子负笈游学,游侠挂剑游历。”

    估计是哪个家道中落的贫寒士子不得志,弃文从武了吧。

    只不过少年背着个空剑鞘,实在滑稽。

    但与他装束更为不衬的是,少年的酒葫芦边,悬着个如羊脂玉般纯净的白玉佩,上面印着个青色的“叶”字。

    少年那块玉佩引起了酒馆大多数人的目光,除了一些伏在桌子上呓语的人。

    要知道,玉在大虞王朝极受欢迎,有的玉甚至比黄金都要贵上几分。

    他们这些不得志的酒徒,哪见过什么玉啊?

    少年眼神平淡,丝毫不理会旁人的眼光,静静地走到掌柜的桌台前,将葫芦“啪”地一下放在桌子上,道:

    “上坛清风醉。”

    “好勒,七十钱!”掌柜眼光炽热地看向少年腰间的玉佩。

    能佩上玉的人,身份必定不低;就算家道中落无钱换酒至少也可以用玉相抵。

    可少年没有解玉换酒的意思,上前一步,从腰间的小袋子里取出一把铜钱,将之放在桌上,铜钱“叮叮当当”地作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