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定鼎天下

加入书签


    新年初始,丁武在河北真定祭天称帝,国号为“龙”,年号“龙武”,改真定为龙都,作为都城。

    因为北方数百年的胡化,为了统合南北,凝聚人心,丁武必须定都于北方。

    但是陕西水土流失太过严重,土地肥力下降,渭水也变得不适合运输粮食,长安终究是没落了。

    而蒙元残余势力众多,为了更好的进行军事指挥,定都河北也就是大势所趋了。

    但北平(原大都)的风气太过胡化,都城还被元廷烧了,又离南方太远,可不像“朱棣”经营了几十年的成果,在开国之初作为都城肯定不行。

    而真定可是昔日北宋时的“河北第一大城”,不仅勾连南北,东临平原,西靠太行,而且有滹沱河流经,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军事、经济、政治意义极大。

    定都于此,可以轻松掌控河北、山西两地,进而控制陕西、河南、山东、河套、辽东等五地,方便组建骑兵、步兵,也可在渤海湾组建水师,发展海运。

    如果说北平适合草原政权立都,那真定就是河北最适合中原建都之地。

    北平太过靠北,产粮不高,粮食运输太过依靠水运了,而真定可以动用水运,也可以陆运,实在不行,当然也可以规定人口上限。

    龙国初立,丁武便传令天下,取消“口赋”,也就是人头税,不向没有产业的人收税。

    将各地的饥民、流民组织开垦良田,并租给他们粮食和种子。

    又将南方密集的人口迁移到了北方各省,以恢复部分农耕。

    还在代县以北的地方,设立大量的牧场、马场,向牧人收取毛绒,制作冬服。

    为了去除胡人的不良习气,丁武又广设孤儿院,收养流离失所的孩童,显示仁义之心;设立风俗司、移民司,要么变化风俗,要么就迁移到中原地区。

    龙国治下还有不少胡人、色目人,丁武也不强行杀戮,只是没收了大量钱财,然后将他们迁移到了江南。

    为了收服草原牧民,丁武专门设计了一款“牧服”,融合草原和中原风格,允许他们留着及肩的短发,但是不准剃头和梳辫子,也算是一种妥协和过渡。

    在选拔人才上面,丁武不仅向天下发布了《丁氏十三经注》,语言直白,简单易懂,却规定与“程朱理学”同等重要,假装任由学子选择,而且他还恢复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不能达标的都不能连任(一任期四年),且做不到朝廷大官。

    在兵学传承上,他开创了龙武学宫,与太学并称“帝国双炉”。

    除了科举、武举,龙国还实行“恩荫”制度,规定了功臣子女有“加分”政策,公爵、侯爵传人更是世代官位在六品以上(当然也要考核及格)。

    ……

    龙武元年三月,龙军十万骑兵取河套、宁夏,十万大军全取河西,重设九原、云中、灵武、武威、张掖等郡。

    却是丁武又在边疆设立了与“府”同一级的“郡”,长官为郡守,为武官,受兵部安排。

    边地少设府、州、县,多设郡、屯,重兵戍守。

    五月,萧浩然、任风率领二十万大军攻占云南。

    九月,方国珍率领十万军队攻占辽西、辽东,再断蒙元一翼。

    ……

    龙武二年四月,丁武派人出使高丽、吐蕃,元廷又失两属国。

    七月,潘大为奉命率领十万水师攻灭吕宋,以报昔日之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