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五十三章 纺织厂落实和招工【一更】……

加入书签


    最后今天的收入算出来,九十多两银子,差点就要破一百两。

    就算去除成本,也净赚几十两,由此可见今天美食街的生意有多火爆。

    听到这个数额,在场众人都有些呼吸困难。

    “要是美食街的生意天天都这么好就好了。”福田院的长辈们由衷希望道。

    今天虽然很累,可是他们挣得也多啊,他们老胳膊老腿一辈子都在劳碌,可是从没得到过这么高的回报。

    看到福田院的长辈们激动,池云亭连忙安抚他们,今天只是情况特殊,属于可遇不可求。

    长辈们也知道这点,今天很多人都是为了县令大人表彰龚秀英来的,可是县令大人总不可能天天都表彰龚秀英。

    而且他们年迈的身子骨,也支撑不起天天都如此操劳。

    “今天很多人都知道了咱们的美食街,以后说不定会有不少回头客,咱们美食街的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方宁笑着道。

    美食街开张以后,方宁就按池云亭说的成立一个管账的小组,把各项生意的项目都算的清清楚楚,他则负责总领全局,和县衙那边对接税务。

    夜色寂静下来,可是众人的心里却没那么平静,不少人心里都隐隐有股预感,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开始。

    县衙,杨县令一直忙到深夜,却一点也不困,反而精神奕奕,他把池云亭画出来的两份图纸仿画了一份向上面递上去,随后照着池云亭的那篇关于纺织厂的文章连夜确定下上元县纺织厂的位置。

    等到第二天,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之际,县衙就张贴出告示招干活的人,一天管两顿饭,十文钱。

    十文钱对于一个青壮劳动力自然是偏低的,最重要的是可以管饭,要知道在外面给人干苦力,工钱虽然高,但是饭菜得自带。

    当即就有男人问道“饭能管饱吗”这点最重要。

    “自然管饱,不吃饱你们哪有力气干活啊,县令大人的意思是,让大家尽快完工。”县衙的人道。

    杨县令就在场看着,他们哪敢阳奉阴违,做事拖拖拉拉。

    一听饭菜管饱,人群里不少男人就眼睛一亮,决定要过来,反正他们找活的给谁干不是干。

    “这些房子是干什么用的啊”纺织厂选址地点,开始打地基的众人疑惑道。

    “这谁知道,管他呢,有饭吃有钱拿就行。”很多人并不关心县令的举动,丝毫不知道这个地方即将和他们的未来息息相关。

    也有一小部分头脑灵活的人把这事记在心里,想向县衙里派来的管事打听,隐隐打听出来这里以后会成为纺织厂。

    纺织厂啊,他们上元县也能拥有纺织厂吗要知道周边县城,也就只有上县才有一家正规的纺织厂,而不是像他们都是零散班子。

    要是他们上元县也有了纺织厂,那是不是也能变成上县

    与此同时龚秀英也开始行动,带领上元县的木匠们改良传统织布机和纺线车,外界并不知道上元县内如火如荼的变化。

    可是置身其中的上元县百姓却能清晰的体会到这一切,因为随着传统织布机改良成飞梭织布机,他们的织布速度变成往日的数倍。

    要不是有竖纱锭纺线车,只怕他们将要面临原材料短缺的难题。

    不过也有人缺原材料缺到等不及,直接花钱购买。

    要知道飞梭织布机多停一天,就耽误赚不少钱。

    一时间整个上元县消费气息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