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始皇崩殂

加入书签


    始皇帝已经卧病一月不见好转。看着病榻上愈加虚弱的始皇帝,烛光虽然照亮了整座寝室,但在赵高看来始皇帝的生命就像那摇曳的烛光,随时一阵轻风就能将其吹灭。

    一开始,赵高以为始皇帝只是偶感风寒,始皇帝的精力一直充沛,异于常人。随着十天之后始皇帝病情毫无起色,太医令夏无且焦虑的如同待宰的羔羊。赵高隐隐意识到,始皇帝这次病的不轻,即使不死也难以恢复到以前。

    始皇帝最忌讳谈论生死,身边的大臣也不敢谈论始皇帝的病情。只有一直在旁的赵高心里透亮,始皇帝的身体正在垮塌,恐怕真到了生命的终点。始皇帝的个性赵高再清楚不过了,越是身体抱恙越是要强撑。刚愎雄猜、自负自傲的始皇帝绝不允许自己在大臣子民面前露出一点虚弱。这或许源自早年继位后就面临的无休止争斗,与成蟜、与嫪毐、与吕不韦、与六国,甚至与自己的母亲。

    残酷的政治环境磨练了始皇帝的心性,从棒杀同母弟、囚禁太后的那天起,曾经自卑懦弱的孩子蜕变为残酷冷血的君王。并非始皇帝天生刚戾自用、恣意妄为,昌平君等芈姓贵族们曾经给予年幼的始皇帝诸多温暖和亲情,然后在昌平君叛乱后,始皇帝最后一点人性也消失殆尽。云淡风轻的表面是极度恐惧的内心,跨越了亲情、爱情、友情的始皇帝仅剩下对权力的追逐。

    当始皇帝察觉到身体衰弱的信号时,追求长身不老的**就越强烈。即使最后得知方士们欺骗了自己,始皇帝依然不放弃那海市蜃楼般的幻想。纵然身体抱恙,始皇帝每到一处仍然要求地方进献美女和丹药。蚀骨美色配虎狼之药,让始皇帝病上加病,直至病入膏肓,回天无力。

    赵高有意无意地让往来咸阳的奏疏传送慢下来,却惊奇地发现,整个大秦帝国的运转速度也随之慢了下来。

    表明上三公辅佐皇帝,九卿郡守各司其职,其实始皇帝早已将群臣变成摆设,大小事务皆决断于始皇帝本人。李斯便是最好的例子。成为左丞相的李斯却失去了实际执政的权力,被冯氏兄弟俩掣肘,甚至不如担任廷尉时。现在他最大的功能便是廷议时以左丞相的身份替始皇帝与儒生们辩论,替始皇帝将不便表达的意见说出来。看似地位尊贵,实则也不过是始皇帝推行政策,打击儒生百家的一把利刃而已。

    始皇帝身体恶化,给了赵高直接参与机要的机会,赵高代行符玺郎,掌管皇帝符玺。赵高很快意识到一件最重要的事,谁是储君。始皇帝之前从未透露半点立储的意思,直到扶苏被训斥后派往上郡监军。

    扶苏乃嫡长子,其生母出自楚国芈姓王族,是始皇帝第一位王后,从出身来看最符合姬周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昌平君作乱后被打入冷宫,扶苏冒死进谏,为其母求情,博得忠孝之名。扶苏儒雅有气度,谈吐不凡,不止熟读儒家经典,法家阴阳等学派也是信手拈来,在文臣中威望颇高。爵位虽只是少上造,表面是扶苏功劳不显,明眼人知道这是始皇帝刻意打压的结果,让一众皇子的爵位始终处于不高不低的境地。此刻扶苏的已去了上郡监军,配之蒙恬的三十万劲旅,何止区区军功,更有。。。

    赵高隐约看到,他日始皇帝灵柩回到咸阳的那刻,扶苏和蒙恬的大军已在灞上等候。刀剑甲胄在阳光下照的刺眼,扶苏与蒙恬傲立大军之中,俯视着卑微的自己。自己的性命前途均系于他二人之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切期望皆化为泡影。虽值盛夏,赵高却感到彻骨的寒冷。

    为防不测,赵高和太医令夏无且商议,封锁一切消息。对外称始皇帝尚未痊愈,近期不接见大臣。始皇帝的饮食汤药照旧供给,赵高又把始皇帝身边的郎卫换了遍,领头的都尉换成了自己的族弟赵成,始皇帝身边只留自己和太医令夏无且服侍。太医令夏无且,自然抗不过赵高一顿威逼利诱。夏无且深知,如果不配合赵高,万一始皇帝暴薨,赵高会把所有罪责推到自己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