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建设节奏

加入书签


    紫山附近的建设并未引起官府的重视,当差的回去秉承有事不如无事的原则,只说是有伙难民在山脚下开荒耕种,县令张维也从邸抄中获悉近两年河北山东一带闹匪,流民四窜,也不足为怪。只要不在自己任上惹乱子让他们安心修养也是德政一件。

    马上要收夏粮,任何事都要给其让路,县令张维嘱咐衙役几句便不再过问。

    张浩夏飞这里起初还担心了两日,一有空闲便商议要不要采购防御性的武器,而现实世界里,能够买到的武器在这个时空不具任何优势,真刀真枪的干还不如按时给点儿好处息事宁人保发育。

    张浩想过回老家把村里见过的老式猎枪拿过来仿制一批,但被夏飞否决了。

    原因不外乎现在是搞生产建设的时候,劳力本来就紧缺,专门招募工匠不仅有技术难度,而且火药的采购配比更复杂。其实夏飞真正担心的是一旦研发出热武器,势必会出现不可控因素,最可怕的就是和官府发生正面冲突,那时就不可能和平解决。

    张浩并不这么认为,但出于自尊重对方的意见,并未过于强硬坚持己见,只是说最好做一手准备,有总好过没有。

    基地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人员配比和制度的规范也让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推进。在整个扩建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不是夏飞,反而是张浩。

    张浩仿照现实世界的搭建了一套初级上下级体系,自己跟夏飞担任最高领导,下设一大堆机构班子,从最初的队长队员体系改组为农委会、建委会,到后面只要出现任何让张浩感到头疼的事务,就立马组建一个委员会,像采委会、餐委会、住委会、仓委会等机构全是出现具体事端不好解决时成立的。

    任何机构,只要有人便会生出诸多事端和议论,毕竟行政和基层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特别是大家原本都出身贫苦,揭不开锅才来蹭饭吃白食,而今有人双手背后光说不干,而有人苦哈哈地风吹日晒吃苦受累,自然产生各种不满和抱怨。

    最让两人头疼的就是建设委员会,建委会的主管是手臂骨折后看病回来的刘铁,虽说中间几次大改组都没有参与,但夏飞对其第一印象太过深刻,能力有些突出,身世也很让人同情,便把这个要职交给刘铁。

    刘铁回来后不仅要主管土地生产,还要负责房屋建设,两个不同工种有个无法调和的矛盾——对劳力需求极大。

    土地生产既要负责开拓荒地,种植农作物,该项工作从初期的平整土地到后期的开沟浇水都需要大量劳力;同时又要管理和维护已经出苗的庄稼和蔬菜瓜果,劳心费神不说,还得每天开会整顿纪律。

    房屋建设方面在满足餐厅厨房、教室和厕所的需求后,劳工宿舍的建设任务被迅速提上日程,因为帐篷的诸多弊端让众劳工多次反映,可建材原料的缺乏和生产进度的缓慢,造成负责建房的队长要求给更多的劳力。

    可劳力总量是固定的,生产端增加劳力势必要缩减建设端的劳力,而招募新人的任务在官府差人造访后被迫暂停,其中也有后勤跟不上的因素,两方队长都有任务压在身上,为此在刘铁跟前吵了一次又一次。

    刘铁本人生产建设一肩挑,既要平衡两个队长的矛盾,又要每天抽时间在夏飞那里学习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心力憔悴,无奈之下只好向夏飞申请把建委会拆分出来,自己只能负责其中一个。

    夏飞也矛盾的根子在人口和粮食上,粮食问题好解决,仓委跟采委之间的十日例会就是解决口粮问题,保证不出现粮食断顿的情况。最让夏飞无语的是自成立领导班子后,劳苦大众出身的几个主管渐渐脱离群众。给两人出谋划策,建议把大米、小麦从口粮中剔掉,用价钱便宜的粟米、秫米、大豆、黑豆替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