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干快上

加入书签


    消息的传播和个体的利益相关成正比,和夏飞预料的一样,第三天赶来的百姓已经接近一千人。

    群体的年岁分布正如张浩的担忧,老弱占大头。

    刘铁担任计算机的工作,数据统计结果很快出来,年岁在五十以上的有480人,十二岁以下的孩子竟达到97人。

    夏飞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快速建立起一个excel表格,让刘铁以村为单位把人迅速划分出来,无奈的是临时修改计划,六十岁以上的人也得划归为劳力组。

    张浩则瘸子里面挑将军,把年轻力壮的男女挑选出来,按照夏飞的计划,在确保吃喝无忧的基础上,先安排劳力修建厕所,仍有余力的话就开始筹建砖窑。

    尽管张浩从刘铁和几个机灵的后生口中打听到本地有砖窑厂,可以采购建房所需的砖瓦石灰,但夏飞坚持要自力更生,坚持充分利用第一批投靠百姓的原始动力。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摸索出来的经验要比采买更为重要,这是夏飞坚定不移的观点。

    还有一点是夏飞没有讲明的。

    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要提供衣食住行,同时要求他们提供劳动力,这种模式与九十年代以前的国企模式无异,涉及到的人员组织管理,其难度和力度根本不是想象中发号施令即可。

    一线经验极为宝贵,正是两人缺乏的,也是夏飞坚持的原因所在。

    张浩那边挑选劳力没有任何难度,只需把看起来有膀子力气的人挑出来即可,女的分配去备饭菜,男的交代清楚后直接开挖土地。

    夏飞这边在统计人员的基本情况时遇到一个大问题,相当数量的人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名字和准确年龄,同村的人除了能告知姓氏外,也是大致估摸年龄。

    年纪小的孩童有家属四邻佐证,年迈的则完全靠本人口述,无法印证。

    原本想通过数据来分配劳力的方案被迫放弃,只能让刘铁跟那八个助手去把丧失劳力的老人统计出来,进行隔离,美其名曰老有所养。

    事情的糟糕程度远超两人的想象,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

    就在夏飞教刘铁如何识别12345时,做饭的几个妇女吵起来。

    张浩领着一群壮力在远处的土坡上修建厕所,对妇女吵架的事儿一无所知。

    夏飞慌忙赶去,大声呵斥,“什么情况?”

    对于一群饭都吃不饱也吃不好的人来说,夏飞不理解吵架的缘由何在,加之群妇连喊带骂,语速很快,方言连篇,夏飞在一旁看得干着急,只能拿出扩音喇叭阻断吵闹。

    好在刘铁是本地人,很快搞清楚原因。

    这是三个村的人临时组成的一个做饭小组,以前就素有嫌隙,不是土地界限的问题就是捡柴打架,在夏飞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而刘铁在转述的过程中却偏向本村和邻村的妇女,只是几句话的问题,但夏飞仍从他讲述的细节中意识到,矛盾无处不在。

    纯属吃饱了撑的。

    “第一条规定!”夏飞举着喇叭对所有人喊道,“再有吵架、闹事、寻衅滋事的情况发生,不分对错,一律不得在此免费吃饭。”

    几个怒气挂脸的妇女一听刘铁的转述,瞬间拉下脸,收起气势,一服小媳妇的态势。

    “若有打架斗殴事件发生,不论对错,打架斗殴的双方家属成员也不得再享受免费吃饭待遇,一律驱逐此地。”

    话音落地,近千人的场子鸦雀无声,只有远处山林里传来虫鸣鸟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