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再次出征

加入书签


    范蠡不慌不忙说道:“编筐窝篓,全在收口,今日之争,明日才见真章,急什么。”众人这才安心观看各项比赛,在心中思考自己的夺冠方案。

    次日,是比武打擂的最后一天。主席台上,涣然一新,桌面红绸铺盖,上面一排茶壶茶杯,坐椅全部安垫,正中大椅则铺设厚厚的黄色丝垫。卯时刚过,突然鼓乐奏鸣。就见晋公在黄罗伞盖映衬下,迈步登上主席台,在正中位置坐下。身后智、韩、赵、魏及有关官员依次登台,各按指定位置坐下。这时全场鼓乐齐奏,旌旗狂舞,叫好声响彻云天。晋公见此情景大喜,他站起,向全场挥手,然后大声宣布:比武打雷继续进行。

    紧接着,值日官宣布,由于晋公亲临大会,比武打擂大会在形式上有下列调整:

    各项目比赛由分散举行,改为集中举行。

    一、评审除仍由主席台组成人员评审外,由晋公最后决定为准。

    二、各项目最后夺冠人员,统一由晋公亲自颁奖绶带,宫女亲给戴花。

    三、为提振尚武精神,鼓励武学有特殊专长者,大会临时增加一项特殊专长奖,其待遇与夺冠人员相同。

    宣布完毕后,全场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叫好声。这时比武才正式开始。

    首先进行的是暗器比赛,上场两人一为老者,使槊,一为三十多岁壮年人,使枪,二人均是马上将。一声鼓响,壮年人首先出枪,枪杆乌黑,不知什么材料制成,出枪之快,好似乌龙出洞。老者也是久经沙场,横槊一捌,躲过枪头,两马交错,打了一个回合。两人再次掉过马头,又战在一起。直到过了三十个回合,当两马对面跑来时,壮年人首先出手了。他一扬手,一枚铁锥射来,直奔马眼。老者当他一扬手时,知道他要发射暗器,大槊放横,“当”的一声,铁锥落地,两马一错,就要各奔东西。也是老者大意,没有料到壮年汉子一手夹了三枚铁锥,原也没指望第一锥奏效,当两马马尾刚错过,他瞅也没瞅,随手一甩,两枚铁锥全贯入老者马臀。战马吃痛,双腿踢起老高,一下子将老者摔下马背,老者败阵。

    壮汉舞动乌枪,大喊:“哪位赐教?”一时竟无人响应。范蠡小声对赵明成说:“你可以下场了。”

    “我来奉陪!”赵明成跨上范蠡战马,舞动银枪下场。此马一路行来,明成细心照料,已与明成混熟。二人一照面,明成首先抱拳行礼:“长兄请了。”壮汉也回一礼:“不客气。”明成又说:“请多关照。”壮汉回答:“彼此彼此。”两人这就算打过招呼,放马交战在一起。

    两人都使枪。赵明成刚才观看,见壮汉枪法娴熟,虽与自己路数不同,然而也错落有致。进攻凛冽,防守严密,不露破绽。大师兄常教导,再高明的武功,也要在实战中检验提高。所以,他不急于取胜,以防守为主,紧紧盯住对方,严防暗器。场下范蠡见了,暗暗点头:此子可教,今后如严加督促,成就当不在来铜之下。座中赵忠仁却是高度紧张,有道是刀枪无眼,一个照顾不到,被扎上一枪,那可咋办?范蠡见了,轻轻拍了他手几下:“大伯莫慌,我保明成无事,你就安坐,等他夺冠,瞧好吧。”听范蠡这么一说,赵忠仁才安稳一些。

    此时场中两人四十回合已过,彼此对对方招式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赵明成虽不急,还在观摩学习,壮汉却急于尽快结束争夺。在双方马头错过之机,他已暗暗取出五柄铁锥,右手夹两柄,左手夹三柄,这一切全部看入明成眼中,他借转身之机,也抓一把石子握在手中。他知道,壮汉要发射暗器了,暗中打起精神,提起十二分小心。果然,双马刚一错过,壮汉一抖马缰,急转身来,五柄飞锥急奔明成上中下三路射来,如被射中,焉有命在!千钧一发之际,电光石火之间,明成双脚在脚蹬上一使劲,在马背上拔起五尺高,同时手中石子全数发出,全部打在壮汉双手骨上,只听“咔咔”声响,四根指骨断裂,“当啷”一声,乌枪隧地,一根银枪直抵他的咽喉。吓得壮汉直喊“兄台饶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