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十八章 案中案

加入书签


    林文斌对自己杀害马有财,以及销毁其尸体等事实供认不讳,对枯井里那具尸体,他拒不认罪,也完全提供不出任何线索。

    “公安同志,事到如今,我干的,我都认了,但井里面这个,真是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们不是告诉我,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吗!要是真是我,我这时候坦白从宽,也能争取个宽大处理。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我都这样了,没有必要再骗你们!”

    他的反应,早在我意料当中。

    结合之前找到第二份关键物证——那片带着血点的树叶,物证指向,枯井案跟马有财有直接关系。不过马有财又被林文斌所杀,枯井案死者究竟是谁,到现在我们还是一点头绪都摸不着。

    追案溯源,我觉得还是要从马有财的人际关系着手继续调查,陶二妹便是突破口。因为,她,是最有可能知道内情的人。

    先前几次讯问,那时候,马有财只是失踪,尚未查明生死,我们虽然有所推断,但没有人向陶二妹提起过关于马有财生死的任何问题。

    而这一次,一开始,蒋叔就明确地告诉陶二妹,马有财死了,他被林文斌设计烧得连灰都不剩,林文斌已经供认了所有犯罪事实。

    我原本想象,陶二妹听到这个消息,也许会崩溃失常,毕竟她说过,她跟马有财是真爱。可是,在墙根底下等了半天,审讯室里却是一点声音都没有传出来,一时好奇,我便直起身子,透过窗户朝里面望了进去。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哀莫大于心死,眼前所见之场景也许就是悲伤到了极致!原来一个人极度悲伤的时候真能够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陶二妹双手捧着脸,抽搐着双肩,无声地悲恸着,审讯室里无一人发言,大家都在等她平复情绪。而现在正是攻破她心理防线的最好时机。

    蒋叔已经发现了我,我连忙朝他比划了一个手势,指指陶二妹,意思是趁热打铁,赶紧继续问。蒋叔get到了我的意思,时间也差不多了,他干咳了两声,继续审问。

    “马有财已经死了,我们也抓住了杀害他的凶手。人死如灯灭,现在你应该也没什么顾忌,马有财是怎么雇凶加害林文斌的,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吧!”

    为什么要先告诉马有财死讯,再询问陶二妹关于马有财雇凶杀人的案情。实际上,这是在问讯之前,我跟黄叔他们开会讨论,事先商量好的一种讯问方法。

    讯问是一场与犯罪嫌疑人展开的心里搏击战。事实上,每一次询问至少需要有两人在场,在开始之前,都会有会议讨论,准备好本次讯问工作策略以及心理战术,那都是有腹稿的,当然,也允许随机应变,自由发挥。

    传统讯问方法其基本模式是以施加压力为主要方法。在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模式大多是情境性因素作用,并不是态度改变的结果,因此,其风险就是当压力减小或诱因消失后,犯罪嫌疑人有可能翻供。

    陶二妹的证词很可能是枯井案破案重大突破口!在评估了各种可能性,以及预估陶二妹可能情绪之后。大家制定了开门见山,利用矛盾,出示证据等讯问策略,主要利用她知道真相后的悲观心理以及她跟林文斌的矛盾。在这种情绪下取得的供词,我倾向于比较真实可信。

    果不其然,等陶二妹心情平复后,她对我们交代了马有财雇凶暗杀的内情。

    “我跟林文斌结婚以后一直都想要个孩子,可一直都怀不上,各种偏方都使尽了,还是怀不上。后来就去了医院做检查,发现是他的问题。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便觉得这日子没什么好过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