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布局

加入书签


朱厚熜轻笑道:“铜钱三百文,买何物装满一间大屋。”

  

  他看向殿内的两人,问道:“以此为题,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杨一清忍不住点头称赞道:“此题甚妙,既能探察官员是否熟悉物价了解百姓生活,也能考验他们的思维。”

  

  王阳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道明光。

  

  他抬头看向朱厚熜,后者含笑不语。

  

  这道题……

  

  朱厚熜却似乎想到了什么,转而问王阳明道。

  

  “王爱卿,唐伯虎可曾找过你?”

  

  “今日晨间,臣便收到了他的拜帖”王阳明轻抚胡须。

  

  杨一清却听着不甚明白,好端端的怎么提到了唐伯虎?

  

  他搜肠刮肚一番思索,才勉强想起了这个当初应天府的解元。

  

  想起当天的应天府考试,一个人名不禁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梁储!

  

  而自己所接手的假币流通一案,又刚好牵扯到了梁储的儿子。

  

  他不禁抬头望向朱厚熜,是陛下料事如神,还是自己多想了。

  

  朱厚熜淡淡点头,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感到意外。

  

  他是知道唐伯虎的傲气的,一个能写出“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诗句的人,又怎么会轻易低头。

  

  本着不错过任何一个贤才的想法,他愿意给对方一个机会。

  

  但没想到,唐伯虎这么快就解开心结了。

  

  一番思索之后,朱厚熜重新回到座位上,信笔写好了一道谕令。

  

  “王爱卿,若唐伯虎有报效朝廷之志,可将此官委任。”

  

  “嗯”

  

  王阳明上前双手接过喻令,眼神扫过一眼,脸上却并无太多波澜。

  

  倒是一旁的杨一清十分好奇,他非常想知道皇帝会给这个风流才子一个什么委任。

  

  朱厚熜指着桌上左侧一小堆的奏章,轻语道:“两位爱卿,这都是各位官员反对修礼的奏书。”

  

  他顿了顿,脸上似有苦恼之色。

  

  “从朕打算修礼开始,这往上递的奏书就一天不曾少过,增加了朕不少的工作量。”

  

  “朕听人说各地文人对此事议论纷纷,不知两位爱卿可有耳闻。”

  

  杨一清肃声:“官员关心国事是天下之福,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边倒地赞同反而容易出现问题。”

  

  他悄悄看了一眼那小山堆一般的奏疏,心中猜测究竟有哪些人上书了。

  

  “但正因如此,才显得修礼一事极为正确,陛下圣明决断”

  

  “至于妄议国事,清谈误国的书生。”他的脸上闪过一抹厉色。

  

  杨一清沉声道:“他们只是空读圣贤书的迂腐之人罢了,若是有大胆为逆之举,国朝法纪绝不饶人!”

  

  王阳明则笑道:“杨寺卿所言不差,但绝非所有的读书人都只知道读书。”

  

  他缓声道:“大明的根基在年轻人,准确地来说是有志报效国家的年轻人,应该允许他们说说话,发发牢骚。”

  

  杨一清沉吟不语,对王阳明的说法不置可否。

  

  “修礼牵扯广大,而他们正是关心国家命运前途,才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但紧接着王阳明神色一正,“当然,并不能排除其中一些居心叵测之辈,想借助大势而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具体如何处置,分寸拿捏,还需陛下圣断。”

  

  朱厚熜从含笑点头,也没有立刻就此事表明态度,反而抛出了推行大明天宝的问题。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