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新礼派

加入书签


王阳明闻言沉吟良久,继而拱手道:“吏治之乱,首在法纪散乱,官员懒政,人人都为做官而不为办事。”

  

  他顿了顿,语气一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懒政之风早已有之,成化之时便已出现端倪,臣在民间就有所闻,所谓纸糊阁老泥塑尚书。”

  

  朱厚熜转身点了点头,他明白整治吏治是旷日持久的一项大工程,而且时时刻刻不能松懈。

  

  但很快他就露出了笑容,“知人者人也,治人者亦人也!”

  

  官员懒政,那就需要有人去治,国有大患,也需要有人去医。

  

  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做这些改革者背后最大的靠山,以上凌下!

  

  他在乾清宫内踱了几步,“然人心日久生异,天地间能一直坚守初心者有几人?”

  

  “制度法纪为要,人心为辅,持之以恒方能见成效。”朱厚熜感慨道。

  

  王阳明回以一笑,“陛下所言甚是,法纪礼制才是长治久安的最大要诀!”

  

  说着,他状若无意地提起了夏言,说此人曾多次上疏,整顿吏治要定纲定纪。

  

  “夏言?他的皇庄清查得如何了?”

  

  “此人还是有一些本事的,京城的皇庄已被清查大半,相关的鱼鳞册黄册也已登记完备。”

  

  “只是虽有陛下皇命在身,但他做事还是多被掣肘。”

  

  “哦”朱厚熜眸光湛湛。

  

  他在心中略一思索,你就猜出了夏言凊查皇庄被人牵扯拖后腿的原因。

  

  兵科给事中是七品官,官卑而权大,能够纠察二三品的大员。

  

  但,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对于一些六七品的小官,他的威慑力反而不怎么大。

  

  “是下方的小吏,扯了他的后腿吧!”朱厚熜笑道。

  

  “着朕旨意,让其兼任户部京城司郎中。”

  

  大明设六部,每部有一位尚书和两位侍郎,而在这之下又以大明两京十三省划分十三司。

  

  每司负责对接一省,设一位五品郎中,其下方又有侍中、主事,司员若干。

  

  麦福会意,躬身退出乾清宫赶去司礼监。

  

  “如此,臣代夏言感谢陛下隆恩!”王阳明拱手。

  

  朱厚熜微微点头,目光一转却不经意地看到了王阳明洗得有些发皱的衣袖。

  

  此刻,二人正在乾清宫靠窗的一侧,屋外的阳光斜打。

  

  那光扑在王阳明红色的官服上,没有折射出如锦缎一般的光泽,反而就好像被吸过去一样,显得那官服有些许暗沉。

  

  朱厚熜想了想,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先生,六部议出提高俸禄的章程了吗?”

  

  “已经草拟出了一个章程,初步将官俸定为如今的六倍,每月发放一次!”

  

  王阳明笑了笑,原本这件事还应该扯皮许久,多方势力进行博弈,最后勉强得出一个大家都同意的方案。

  

  只是王阳明快刀斩乱麻,给出了一个他们不得不快速同意的条件。

  

  大明天宝正在推行,首次的官俸发放,将一半用银子一半用天宝,等皇帝改元之后,就全部用天宝发放。

  

  官员们闻言权衡之后,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终究都做出了让步。

  

  他们不好判断天宝的未来,一些悲观的人甚至认为天宝会是下一张宝钞。

  

  能先把银子赚到手里才是真,自然也就顺着王阳明的台阶走了下去。


    本章完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