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萧景琰《贫民疏》

加入书签


    (由于篇幅问题,贫民疏写成现代文,本作在第200章完结,后续会更新小说的剧情解析)

    萧景桓听秦般若这么解释,他道

    “哎呀,我们都已经拿过了江左盟的钱了,既然已经黑了,那就一条路走到黑了!你怕什么?”

    秦般若拿起这些钱,她把一枚铜钱抛起来,又接住,道

    “拿了多少钱,就要办多少的事,当初你收了江左盟的五万贯,于是沈铎铖和胡古跟江左盟签上了关系,那日后必然就是武肥禄等一众治理盐铁的朝廷官员,出了事,你担待的起吗?”

    萧景桓没有再说话。

    萧景琰带着六万披甲精锐一路沿着汴河向金陵城进发,这是整个大梁最为精锐的力量,已经占据了国内正规军的三分之二了。

    萧景琰重新回到了这条影响了他整整十二年的汴河道路上,一路上,流民少了很多,路上扛着锄头路过的农民看见了萧景琰,都会自发地给他跪下,有些人会哭着送礼物给他。

    萧景琰向大家抱拳,说

    “各位,本王心心念念漕运的事情,十二年了,这十二年的筹谋,我没有白费!北方终于又安稳了下来,我感谢你们!你们在这些年最困难的时候没有跟着牛四七和张三才揭竿而起,你们的粮食,还是拿回去吧!日后我还会回来的,我会为了你们尽力去做该做的事。”

    这些百姓跪了下来,恳求道

    “如果以后天下都是像靖王这样的好人来治理我们,那该多好啊!”

    “谢靖王殿下!”

    随后,萧景琰继续带着这六万大军向金陵进发,而由他主笔,程知忌誊写好的一份《贫民疏》,也交到了萧选的面前。

    萧选冷眼看着萧景琰的这份上书,但是他还是把上疏给打开了,这上面这么写

    “儿臣萧景琰,于大统十九年至大统三十年,向父皇提交这份上疏。”

    “父皇,您太渴望建立自己的功勋了,您为了建立功勋,不惜用朝廷微薄的六百万贯收入大部分拿来用兵,每次出征,都只能打一两个月,之后就没有结果了。”

    “儿臣去了汴河,从符离一直到宿州,自大统十八年初赤焰案发,至大统十九年夏。天下大旱,颗粒无收,那一年没有下雨,枯树遍地都是。汴河上有些百姓,为了活下来,不得不争相去抢夺山里的野草、枯树里面的树皮,这些东西,儿臣也曾吃过,会吃的喉咙很痛,但不会立刻饿死。”

    萧选打开了上疏的第二页,萧景琰说

    “程阁老的家乡在长安,长安以北就是泾原赤焰镇,当年赤焰案发的地方。那里就是所谓水部司那被打死的何正先所说的,那个能够让七万冤魂燃烧大地的源头。程阁老在那的所见所闻,更是令人痛心。”

    “年底的时候,树皮和荒草吃光了,那里的人就会跑进山里面,他们会挖里面的腥土吃,吃完了之后,肚子会填饱,但是过了几天后,他们就会因为吃下这些泥土而死。”

    “儿臣跟祁王关系很好,那个时候他是太子,他说要裁掉悬镜司,又说时下用不着悬镜司。儿臣和程阁老的意见是一样的,悬镜司不能裁,但儿臣为了维护太子这个颜面,并没有明说。此前十二年中,儿臣也多次表达了这个看法,那个时候的悬镜司撤了,并不能给朝廷省下多少钱财。”

    随后,萧景琰又写道

    “当初去汴河之前,我已经去户部查过裁撤悬镜司对解决流民问题的可行性,实际上根本就行不通,悬镜司裁了之后,国内会有一千余名悬镜司失去生计,他们都会武功,也比流民更加不怕死,省下来的钱财也不过三万贯而已,能做到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