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海中寻宝(五)

加入书签


  常小飞的办事能力,“袍哥会”的行事风格,还是让人刮目相看的。天还没有黑,两艘看起来状况非常不错的中型渔船出现在了暗礁附近。

  不单是把设备运到位了,还带来了很多的塑料包装箱,以及气泡纸。

  “小飞!没想到你小子做事情这么靠谱。”

  赵勇大咧咧地表扬了常小飞一句。

  一笑,常小飞说道:“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做过翡翠买卖,但也承揽过一些翡翠制品运输过程的安保业务。他们是怎么包装易碎品、怎么运输的我也看过。就按照那种模式,照单准备了。”

  “小飞!太感谢你了,真是费心了。”

  向北寒说道。

  “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客套了。还需要什么?我让他们明天送过来。”

  常小飞大包大揽地说道。

  向北寒想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把这两艘渔船留下,游艇开回去。”

  “那是干什么?游艇上面多舒服啊!这渔船什么都没有,多遭罪啊!”

  蒋英城不理解地问道。

  赵勇嘿嘿一笑,说道:“城哥!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叫‘隐匿’。说白了就是低调,小北做事向来是这个风格。”

  大伙儿都明白了向北寒的用意后,就按照他的建议,几个人把必要的装备、补给都移到了两艘渔船上,让“袍哥会”的兄弟再把游艇开走。同时,向北寒还让常小飞留下几个“袍哥会”的弟兄,装作打鱼的样子,把戏演的真实到位。

  这一晚,所有人都早早的休息,养精蓄锐,为第二天的水下寻宝攒足了精神。

  天刚亮,赵勇、蒋英城就在极度的兴奋中起床了,挨个地把向北寒、程玉栋、吴尊峰,以及常小飞都给弄醒了。包括刀犁和牟雨婷他们也没放过。

  “我说你小子疯了?不能让大家伙多睡会儿啊!这海上晃晃荡荡的本来就睡不踏实。”

  向北寒没好气儿地骂道。

  “哎呀!睡什么睡,那么一大堆宝贝儿躺在水底下等着咱们呢。赶紧地呀!等完事儿了,回去以后再好好睡,多好!”

  蒋英城敢接接口说道。

  简单地吃了点东西后,向北寒就让常小飞安排几个手下的兄弟分别在船的两边抛钩撒网。而两艘船的中间,他和赵勇、程玉栋已经整装代发了。

  同时,刀犁和牟雨婷也穿戴好潜水设备,准备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三个人下水时带了一根长度足够的安全绳,以及专业的水下照明设备。

  当三个人再一次顺着前一天留在海里的绳子来到了沉船的位置,不知道是心里因素,还是视觉上的冲击,今天看到沉船的时候,三个人忽然都有了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一千年前,中国的古人就能驾驶这样的木制宝船,冲破惊涛骇浪,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甚至是更远的地方,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

  在对沉船行了一会儿注目礼后,三个人才寻找进入船舱内部的入口。

  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向北寒和程玉栋进入船舱,由赵勇拉着安全绳,在舱外观察情况。

  虽然这让赵勇的心里非常不爽,但执行这个方案的理由很充分,向北寒必须第一时间看到船舱里面的东西,而程玉栋做事稳重,由他陪着向北寒一起进入船舱所有人都放心。

  经过将近一千年的海水浸泡,船体结构是否牢固,谁都没有底。向北寒和程玉栋小心翼翼地进入了船舱内部,先是轻轻触碰了一下周围的船板、龙骨,发现还是挺坚固的,这才大胆地往里面探索着潜入。

  其实,向北寒心里还是有数的。考古界有那么一句话,叫做“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意思就是说,在古墓或者遗址中保存在恒定的相对干,或者相对湿的环境中的文物,保存时间可以非常长。而且,相对湿的环境,保存得更好。因为水环境可以隔绝氧气,竹木类,纸张类,青铜类,纺织类文物,可以保存得非常好。而处于干湿不恒定环境的文物,则会由于反复水浸,反复干燥,造成竹木纸张纺织类文物的破坏。

  眼前的这艘沉船一直浸泡在海水里,而且是水流相对平稳的海沟里,这就决定了这艘船自从沉入海底后,就一直在一个非常恒定的环境里保存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