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入手虎符

加入书签


  “你不收?为什么?我不会要高价的。说实话,这件东西我入手的时候只用了五万,和一只回流的清康熙赏盘一起收的。当时,我没把它当成真品,原来的货主也不看真。”

  老陈讲述着这只虎符的来历。

  “是啊!这东西传世的非常少,国内只有两件实物,都在博物馆里。”

  向北寒笑着说道:“按理说这么稀有的玩意儿,我是不会放过的。不过,战汉前的青铜器是不允许买卖的。”

  “哦!还有这个说法吗?”

  在行里闯荡了这么多年,老陈对这条法律规定还真不清楚。

  向北寒点点头,继续解释道:“一般来说是夏、商、周与春秋战国等古代青铜器不能上拍卖会拍卖。因为这些青铜器很珍贵,而且大多是出土文物。按规定出土文物是属国家所有的。如不属出土文物,是传世品,是应该不受限制的,但现在不易区分,便只能作不能上拍处理。不过,这类东西在民间的交易是实际存在的,基本属于‘名不举官不纠’的状态。”

  “我之说以不收,是因为我现在是北京‘双圣’博物馆的鉴定总监,不再是单打独斗了。我必须要考虑更多,一旦惹上法律方面的争议,那对博物馆的声誉影响很大的。”

  向北寒心里清楚,这个时间段,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如果自己把老陈这只虎符收了,消息传到齐成山,或者是邙田大介的耳朵里,对方到公安机关告发自己,那不单单是自己一败涂地,就连“双圣”博物馆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听明白向北寒的意思后,曹祥忍不住问道:“小北!那你说这只虎符是出土的?还是传世的呢?”

  向北寒把虎符从中间分开,让左右两边的文字显露出来,说道:“‘与琅邪王为虎符第一’,意思就是这只虎符是琅邪王排在第一的虎符。要说起琅邪王,在历史上也是有明确记载的。”

  “琅邪是山东东南部的古地名。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邪邑,在今山东省青岛市琅邪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在此置琅邪县,并以之为琅邪郡治所。首代琅邪王名字叫刘泽,西汉诸侯王,与汉高祖刘邦同为一族,是汉高祖的远房堂兄弟。刘邦的天下,登基坐殿后,刘泽初任郎中,后来以将军身份攻打陈豨,因功封营陵侯。吕后执政时,刘泽在齐国人田生帮助下,实力日渐强大,又因为他妻子是吕后妹妹吕须的女儿,所以得以被封为琅琊王。”

  “吕后去世后,汉高祖的长孙齐王刘襄起兵,一方面是为荡平诸吕,一方面也是为争夺帝位。刘襄在起兵时,设计挟持刘泽,夺取琅琊的军队,刘泽怀恨在心。后来刘泽假意提出前往长安说服众臣立刘襄为帝。但他到长安后,却指出,刘襄的舅舅驷钧不是善类,如果拥立刘襄,吕氏当国之事又将重演。最终拥立汉高祖第四子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刘泽因平乱有功,改封燕王。”

  “这只虎符应该就是这个燕王,也是首代琅邪王刘泽的派将信物。很可能在荡平刘襄叛乱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向北寒讲述了这么多的历史知识,听得曹祥张大了嘴巴发愣,听得老陈都忘记了腰上的疼痛。

  “要这么说来,这只虎符应该是传世的了。”

  老陈说道。

  向北寒嘴角一斜,歪歪地笑了一下,说道:“这可不好说,从这只虎符表面鎏金残留,以及锈色上看,应该是如果土。不过,已经出土很多年了。从表面的包浆看,应该经人手把玩有一、两百年了。所以,也就因为这种表面的传世包浆很明显,让陈叔儿,还有这虎符的原来货主犯了迷糊,认为它就是件明清仿制的东西。”

  向北寒终于把这只虎符的来龙去脉,进一步讲了个清楚。

  两个人都为向北寒广博的历史知识震撼了,也心服口服。

  老陈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让腰部好受了一点儿,伸手接过向北寒手里的一半虎符,想了一会儿,说道:“小北!你刚才说,你现在是在唯一家私人博物馆工作是吗?”

  点点头,向北寒心里想到:“我就等着你这句话呢。”

  向北寒表面上很坚决地告诉老陈,自己不会收这只虎符。但言语间,也明确地告诉他,这类东西国家是划归到禁止交易文物管理的,法律是不允许私下交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