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王莽宝藏(七)

加入书签


        “你是说……”

        听了向北寒的话,梁伟带着怀疑的语气试探地问道。

        “对!大新朝王莽。”

        向北寒坚定地说道。

        “王莽?这倒是个非常大胆的推断。”

        梁伟皱着眉头说道。

        “是够大胆的,不过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两个人的背后,传来了邓伟伦的声音。

        “王莽这个只在位十六年的皇帝,是一个很残暴,但很有头脑的君主。”

        邓伟伦说道。

        王莽,字巨君,是西汉新都哀侯王曼次子。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

        汉成帝建始十一年,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升为射声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许多知名人士都为王莽说好话,汉成帝也认为王莽很贤能。永始元年王莽三十岁时,被封为新都侯(今河南新野),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

        身居高位,王莽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在民间深受爱戴。朝野的名流都称赞歌颂王莽,他的名声甚至超越了他那些大权在握的叔伯。

        元寿二年,汉哀帝刘欣去世,可并未留下后代。当时的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驾崩后当天就起驾到未央宫,收回传国玉玺。王太后于是下诏,要求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群臣会意,于是纷纷举荐王莽。

        从那时起,王莽在朝中的势力如日中天,几乎等同于皇帝,简直就是曹孟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预演。这个状况这引起了以刘氏宗室为主的反对派的反弹。

        王莽十分恐惧,饭也吃不下,日夜抱着孺子婴在宗庙祷告,又模仿《大诰》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自己摄位是临时的,将来一定要将皇位归还孺子婴。同时王莽不断调动大军镇压,攻灭翟义的部队。

        待王莽扫清了这些障碍,各种符命祥瑞纷至沓来,不断有人借各种名目对王莽劝进。初始元年十二月,王莽逼迫皇后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即新始祖,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王莽在朝野的广泛支持下,登上了最高的权位,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

        “王莽这个皇帝在历史上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皇帝。”

        邓伟伦说道:“古代史学家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但近代帝制结束之后,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胡适认为他是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一方面,王莽性情狂躁、轻于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实际,刚愎自用、所用非人,这些性格特征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领导班子,因此改革注定要失败。造成了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局面。而另一方面,王莽的经济改革对解决当时的经济问题有一定的帮助。推行的经济措施除变更币制外,可谓都切中时弊,真正兼顾到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两方面。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平均分配给人民。强制有劳动能力的人从事生产,以改善农民生活。实行五均六筦,不仅防止资本家的兼并和农民遭受重利盘剥,并且扶助小商人的经营,用来救济农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