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小巷茶馆

加入书签


  回到四合院,赵勇和蒋英城早就等在那里了。简单吃了顿晚饭后,陈思嘉和沙莉阳去谈业务了。

  向北寒和蒋英城在赵勇的带领下,直接来到了后海酒吧一条街。

  “这地方全是酒吧,哪有玩蝈蝈的啊!”

  蒋英城最近也是对老北京的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这外面是酒吧,里面不还有茶馆呢嘛!”

  赵勇不以为意地边走,边说道:“昨天,我陪悦倩来这边见她的一个朋友,误打误撞,发现后面胡同里有一家中式的老茶馆。老板虽然是个年轻小子,可到他这家店里的人可全是上了岁数的人,而且里面的东西可全是老玩意儿。”

  “当时,我也没想进去,因为那些老玩意儿我也看不明白。可刚要走,就听到里面有人在呛呛。我这一好奇,就进去了。一看,原来是茶馆的老板正和两个老头争论一个蝈蝈葫芦究竟是不是‘三河刘’的。”

  “我是看不懂,不过我看那个葫芦可是挺漂亮的。一想,万一要真是个‘三河刘’的好玩意儿,那不就是个漏嘛!就和那三个人说,‘我有个朋友是这行里的大玩儿家,明天我请他来给你们。’没想到三个人马上就答应了,说好了今天晚上在这儿不见不散。”

  说到这里,赵勇嘿嘿一笑,接着说道:“事儿是约好了,可昨晚上我多喝了点儿,啥事都忘了。今早上才想起来你还在鄂尔多斯呢。好在老天爷帮我,你今天上午就回来了。”

  听了赵勇的介绍,向北寒鼻子差点儿没气歪了。听他讲述的这个过程,非常有可能是行里人做的局。几个人拿着一件儿高仿的东西,假装讨论,吸引围观者后,再忽悠围观者中对这件东西一知半解的人出钱购买。

  这捡漏可是古玩行里的半吊子(似懂非懂的人)最向走得一条捷径,可殊不知这也是骗子最容易下手的地方。

  教育了一番赵勇后,向北寒说道:“你小子幸亏多个心眼儿,没有当时就买下。要不然,悦倩非把你甩了不可。”

  他之所以毫无保留地把赵勇说了一通,是嫌这小子耽误了自己的时间。

  本来,向北寒打算晚上去密云的,一方面是看看爷爷和姐姐,还有丫丫。再有就是想探听一下,爷爷临摹那幅雍正御笔亲书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进行到哪一步了。眼看着还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那幅真迹就会到邙田一川这个小鬼子手里了,向北寒多少心里有点儿着急。

  听向北寒教训自己一番后,赵勇愣呵呵地想了一会儿后,小声弱弱地说道:“不能吧!我看那两个老头都慈眉善目的,老板也挺精神的,怎么会是骗子呢?”

  “骗子假如都长成你一眼都认出来的样儿,那世界上就没有人被骗了。”

  蒋英城也抓住机会埋汰起赵勇来。

  “你才缺心眼儿呢!”

  琢磨明白的赵勇,赶紧怼了蒋英城一句。

  扭头看了看一眼对面胡同里,那家挂着“小巷茶馆”牌匾的门脸,赵勇说道:“小北!来都来了,就进去看看吧!反正以你的眼力是吃不了亏、上不了当的。”

  蒋英城这次也站在了赵勇的那一头,说道:“小勇说的也对,进去看看,说不定还能抓两个骗子玩玩儿呢!”

  这可倒好,他把抓骗子,拾到人当做了乐儿。

  向北寒想了想,也觉得赵勇的话有道理。

  点点头,三个人向着茶馆所在的那条胡同走去。

  说是“小巷茶馆”,真是小巷。

  这条胡同,两个人并排走都觉得挤。如果对面来个人,错身的时候肯定都得侧身,否则肩膀不刮上,脚也得绊上。

  茶馆开在胡同转弯的地方,所以门脸正好对着胡同口。狭窄的胡同起到了聚焦的作用,虽然在深巷里开着,可那块“小巷茶馆”的牌子,却让每个路过胡同口的人都会驻足看两眼。

  抬头看了看牌匾上的四个字,虽然没有落款,但从四个潇洒沉着的行书看,写字的人很有书**底,绝对算得上当代大家了。

  走进茶馆的大厅,向北寒不由地心里一动。

  这个茶馆叫“小巷”,可是真够小的了。房间宽度只有不到两米,深度也只不过五米左右的样子。摆着四张桌子,其间的过道勉勉强强地能侧身走过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