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皇权or父亲

加入书签


当听到严长安说出南迁的建议以后,百官们也顾不得监察御史的存在。纷纷交头议论起来,一时间大殿内人声鼎沸。崇祯并没有示意百官们安静,而是皱着眉思考着,其实从内心来说他是同意南迁的。早在去年开始战事糜烂,他就知道京城守不住,于是他开始就频繁召见大臣,明面上是讨论战事的发展,但话里话外无不透露着南迁的意思,哪怕让太子先行南下也是好的。但是很遗憾,召见的大臣无疑不是精似鬼的存在,哪能不明白崇祯的意思?一个个都是顾左右而言他滑溜的像泥鳅。而皇帝打算南迁的消息也在某些有心人的故意泄露下弄得人尽皆知。一时之间可谓是激起千层浪,就连司礼监的案桌都被那些反对南迁的奏章给堆满了。崇祯一时也没有办法,只能妥协将这些奏章留中不发待以后徐徐图之,哪怕崇祯已经做出了妥协的姿态还是无法平息这些官员们的反对之声,崇祯无奈之下只能在朝堂上下旨,明确表示不会南迁!这才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但是今天严长安再次提出南迁的建议,无疑是捅了马蜂窝,触痛了官员们的神经。除了魏藻德,邱瑜,方岳贡和其党羽没有吭声以外,其余官员在大殿内上蹿下跳。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乃祖训。此贼子公然哄骗陛下南迁乃是陷陛下于不孝之地,臣鸿胪寺少卿恳请陛下诛杀此人,明正典刑。”

 “闯军不日便会抵达京城,陛下此时南下必会导致军心涣散,有失民心。此贼子之言实乃祸国殃民。恳请陛下杀之。”

 “陛下早有旨意不会南迁,如今日决定南下有朝令夕改之嫌。望陛下三思。”

 “恳请陛下三思!”

 原文^。来^自于小说.

 看着下面群情激奋的官员们,崇祯并没有进行阻止,他在看,除了看严长安怎么应对这种场面以外,更是看有哪些官员跳的最欢。现在的大明可谓是朝不保夕,他不介意为了江山社稷背负乱杀官员的骂名。如果严长安胜了正好借势南迁,如果败了也有以前的圣旨在,左右都不亏。

 “诸位请安静,如此仪态实在是有失官仪。正好老夫也想听听此人的高见。”魏藻德见崇祯不表态,他知道自己这时候必须站出来不管如何他现在依旧是内阁首辅。但是刚刚聪哥指认自己是和严长安一伙的,现在自己冒然站出来明显不能服众,只见他对着对面的一个官员使了个眼色,对方也是心领神会,立马站出来表态将话语权交给严长安。

 殿内正在上蹿下跳的官员们见到此人出来说话,也是慢慢的安静了下来。争也争不出个所以然出来,还不如卖对方一个薄面。

 “敢问大人是?”严长安见此人出来将场面圆了回来,也是有些感激。正好自己找不到一个“捧哏”的,这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本官文华殿大学士甘巍。”甘巍用一种极为骄傲的语气自我介绍道。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一出声,殿内的官员渐渐安静了下来。文华殿大学士虽然不及内阁首辅,但好歹也是内阁成员。

 “草民请教甘大人,如山西票号全力支援钱粮。能不能守住京城?”

 “自然是能。李自成不过一介流贼尔,京城将士如得赏赐必将战意云天,区区李自成随手覆灭之。”得,这主到底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就京营这战斗力,能有一成就不错了。严长安这时也想打自己嘴巴子,哪壶不开提哪壶。难道要甘巍当着明朝**oss的面说京营实际人数与账上人数不符,整个京城都烂透了吗?

 或许甘巍也觉得自己将牛逼吹过头了,也是自己找补了一句“实在不行,还可以进行招安,体现圣上的仁德。”

 得嘞,看来您也知道实际情况。这天还可以聊下去“不管是招安也好还是击败也好,之后呢?诸公也知道京城是四战之地,除了闯军外有后金,蒙古诸部年年叩关,乡间百姓根本无法恢复生产。难道年年都向山西票号借款?不说山西票号能不能够承受,就算能够承受,朝廷呢?随着数额越来越大,只怕到时候户部每年的税赋都将用于还款。”剩下的话严长安没有说下去,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他内在的意思,只怕到时候大家都要求着山西票号。这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是万万不可忍受的,商人不过是贱民,自己身为士族却要忍受一个贱民在他们头顶上作威作福,那百年之后有何颜面见祖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