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

加入书签


    北宋开宝年间,天下渐安,世间多有求仙问道,礼佛修真者,以求长生为务也。

    一处小小的道观坐落于群山之间,地虽小,香火却不差。

    只因此地偏僻,周围乡镇只有这一处道观,嫁娶红事,丧葬白事,以及逢年过节,等等大小事都会找到这。

    这道观的老道士也真有些本事,人称半仙,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老道有三个徒弟,前二者是真徒弟,第三个本是当地一户人家孩子。

    因他生来体弱多病所以送来观里养着,不想才送过来没多久,一家人就先后病死。

    又无亲人朋友收留,所以也算是一个徒弟。

    只是此人生性怪癖,向来不讨老道士喜欢,从小就很少哭闹。

    老道原以为是个省心的才把他留下来,不想长大后性格冷漠,寡言少语,偏偏还懒。

    老道不待见他,待他十四岁有自己谋生的能力了,便准备让他出师,自谋出路去了。

    道号虚空的三徒弟也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见,不过他对此也不在意就是。

    不管是抚养他长大的人,还是这片故乡的土地,亦或是不在的父母亲人他都没什么感情,在哪都无所谓。

    虚空小道士不是没有感情,只是觉得人生无常,没必要活得太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怎么让自己舒服怎么来,落到别人眼里,就是冷漠不合群,行为懒散了。

    其实他对自己是不是当道士都不在意,反正在他眼里没什么区别。

    他懒散,他的师傅兼养父的老道士却不这么想,这老道还是心善,不然也不会收留他。

    虽然打定主意要让他自谋生路,却也担心他一个人不好混。

    最近都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学习自己的手法,把本事学会。

    只是这厮疲懒,有气无力的样子,不像话。

    老道士恨铁不成钢,最后还是给了他一封信,推荐他去一个师兄那里。

    那师兄在闹市中营生,为人颇为严苛,也许去了那里能磨一磨这懒散的性子,好有点出息。

    师傅可以说相当到位了,虚空却不以为然。

    那老道也就是话术厉害,三言两语就能摸透别人的脉络,加上法事熟练,形象也一派仙风道骨。

    各种理论上的东西随口道来,让人不明觉历,所以有不小的名声,虽然这也是本事。

    但做为一个道士的本事,比如修仙练道这些,他也就说说而已。

    从小当道士,虚空虽然不勤快,各种道书也是看了不少,虽然书上说的都很厉害。

    但具体的东西一样也没有,老道士说这是隐语,要有专门的口诀才能看明白,不然看一辈子也白瞎。

    这个说法,虚空也不知道他是哪听来的,反正这里的师徒几人是看不懂的。

    老道士还曾经夸过虚空,虽然性格不好,但是修行的性子,至于原因,老道士也是听别人说的,修行就是不能太世俗气了。

    老道士颇为认可这句话,因为他这样的肯定是没戏的,看得出老道年轻时也是做过梦的。

    仙神之说过于飘渺,普通人也许只是觉得遥远。

    而真的以修行为务的道人才知道,何止是飘渺,一眼望去根本什么都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