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好在哪里?-第2/3页

加入书签
    “鹏哥,你是说我也能像你这样挣那么多钱么?”狄玮两眼放光。

    “不可能的。”萧鹏毫不犹豫的扑灭了狄玮的幻想:“你要实际一点好吧?”

    “鹏哥,你这样说话很容易没朋友的。”狄玮无语道。

    侍应生把萧鹏叫来的焦糖布丁和罗曼尼康帝送了上来,萧鹏拿着酒瓶看了一下确定无误后,侍应生直接打开酒瓶,给两人一人倒了一杯,随即离去。

    狄玮愣了半晌后:“鹏哥,不是说喝这样的高档红酒要用醒酒器醒酒么?这怎么倒上就走了?话说这就是一万多美金的酒王?怎么看上去像瓶汽水似的?”

    萧鹏笑了:“好的红酒都是使用普通的木箱或者纸箱包装,酒标都是极其简单的,只有那些品质不好的酒才会在包装上做文章,在华夏,你看那些包装精美里面又是杯子又是开瓶器烟灰缸,看起来高大上无比的红酒,十有八九是品质差的红酒,而至于醒酒。”萧鹏白了文杰一眼:“就算你醒酒了你能喝出不同么?兄弟,那些喝红酒先醒酒的,一千个里面九百九十九个是为了装逼。咱学点好的东西,成不?”

    在看电视的时候(尤其是华夏电视,欧美电视里很少有这样的情节),经常看到那些所谓上流人士拿出一瓶红酒,先倒到一个玻璃制成的醒酒器里,接触空气后放一段时间后再喝,这个过程就叫做醒酒。

    醒酒的概念只对葡萄酒中的红酒而言,白葡萄酒、甜酒、起泡酒等一般都不需要醒酒。而之所以要醒酒,至少有两个最直接的答案,首先第一点,是去除葡萄酒重的杂质,在过去,葡萄酒装瓶是不经过过滤的,因此人们在饮用前需要进行过滤沉淀,而醒酒作为过滤的手段一直保存至今,尽管现在大多数葡萄酒在装瓶前都经过过滤,但是酒瓶中往往存在一些沉淀物,尤其是那些老酒,所以仍然需要沉淀。其次呢,许多葡萄酒其实上并不完美,细菌滋生出难闻的气味,所以先把那些让人不悦的气味释放掉一些。

    当暴露于空气中,所有的葡萄酒都会发生变化,但并不是所有酒都会变得更好,尤其是过度暴露于空气的状态下,有氧化过度的危险。很多所谓所谓专家说什么新鲜红酒要醒酒什么几小时,年岁大的红酒甚至要醒酒几天,拜托,那不是扯么?那么老的酒拿去醒酒?再醒那酒还有法喝?直接死翘翘了!老酒使用醒酒器只是为了换瓶去渣而已,压根就不可能让酒味变得更好!

    关于醒酒,那都是顶级侍酒师靠着经验和感觉来把握的,同样的酒,不同的侍酒师有不同的看法,会采用不同的醒酒方式,就连顶级侍酒师自己都说不出个因为所以然来,你指望不经常喝红酒的华夏人还能区别出红酒的醒后和醒前的对比?

    呃,味道肯定是不同,到底哪个好那就不敢说了,不信找瓶红酒放一天再喝试试?

    这就像钱钟书在《围城》一书里面写的那样:‘生平最恨小城市的摩登姑娘,落伍的时髦,乡气的都市化,活像那第一套华夏裁缝仿制的西装,把做样子的外国人旧衣服上的西方的补丁也照式在衣服和裤子上做了’。

    华夏人喝红酒要醒酒也有这么点味道。

    其实之所以这样也可以理解,早年的华夏就像现在的北国一样,信息封闭,根本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情况,后来改革开放,一群人走出国门,到外面一看,哦?红酒原来有人这么喝?这可有逼格!回国后照猫画虎的开始也这么喝起来,然后众人纷纷模仿,变成现在的样子。

    华夏人最喜欢的是什么?面子!怎么装逼怎么来!三十块一瓶的廉价红酒也赶紧用上醒酒器显得高大上,再加上各种卖醒酒器商人的宣传,到了今天不管喝不喝红酒的华夏人,都知道喝红酒之前要先醒酒了,感觉那样喝红酒才是王道,才是逼格满满。

    对此萧鹏只能说两个字:呵呵。

    在外国,到了适饮年份的红酒拿出来开瓶直接喝,为什么喝葡萄酒前晃一晃?其实那就是一个醒酒过程!萧鹏经常看到国内喝红酒晃一晃,又看所谓‘挂杯’,又闻酒香的,看上去逼格满满。萧鹏倒真想过去问问:你特么的装什么装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