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满城皆戴黄金甲-第2/4页

加入书签
    公元619年,隋末割据者——洛阳郑王王世充的势力,发展到了顶峰。在公元618年的邙山之战中,王世充更是用奇谋击溃了不可一世的李密,就连曾经所向无敌的瓦岗军,也是一战崩溃,而瓦岗大将秦琼、程咬金、牛进达、李君羡、罗士信、裴行俨、李孟常、单雄信、吴广、张亮等人被迫归降于王世充。

    正所谓得瓦岗者得天下,瓦岗军聚集了太多谋臣猛将,他们坐拥兴洛仓和黎阳仓的粮食,占据天下之中道,曾抵抗了隋朝百分之八十的兵力,可见其瓦岗军能力。

    若是没有瓦岗军牵制,唐朝根本没有进入关中的可能。同时,若李唐没有瓦岗军的良臣猛将,也根本不可能得到天下。毕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瓦岗系的将领就占了三分之一。而唐初诸国公中,瓦岗系的将领甚至可以说占了一半。

    题外话,按说拥有了瓦岗猛将,又拥有了兴洛仓取之不尽的粮食,王世充理应天下无敌,攻取天下应该比吃饭还简单。

    然而最终,一代奸雄王世充,不仅没有得到天下,反而获得个衔印牵羊、身死国灭的下场。

    那么王世充到底输在了哪里?而这就还是要从公元619年的九曲之战来说起了。

    当时,王世充正与唐军相持于九曲。然而在阵前,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就是秦琼、程咬金、牛进达、李君羡、罗士信吴广等人率领数十名骑兵突然冲出了本方阵地,在距离郑军数十步的地方,向王世充下马而拜:“虽蒙殊礼,不能仰事,请从此辞。”

    随后,众人起身上马,向唐军阵营奔驰而去。而这一突发状况,也是让王世充震惊得说不出话,甚至连追击都不敢。

    王世充就算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自己如此器重秦琼等人,赏赐、官爵一样也不少。为何秦琼等人仍然宁愿抛弃家人,投奔唐朝。

    王世充!你到底做了什么啊?为何连忠义如秦琼,也走上了背叛的道路?而这就要从王世充的一个奇特爱好说起了。

    而这个爱好,很多领导都很熟悉,那就是开会,对,就是堂前开会,是个话痨似的唠叨鬼!还是如《资治通鉴》中记录的:“世充每听朝,必殷勤诲谕,言辞重复,千端万绪,百司奉事,疲于听受。”

    也就是说,别人说重要的事情只用说一遍。但是王世充却频繁开会,不停地重复以前的言辞。千端万绪,朝廷所有侍奉他的官员,都为他的文山会海,搞得疲惫不堪。

    对此,王世充的御史大夫苏良劝谏王世充说:“陛下话太多,又没有个要领,凡事只用说个大概就可以了,干嘛反复开会呢?”

    从苏良的话来看,他对于王世充的“开会癖”已经忍无可忍了,这话说得已经十分不客气了。对此,王世充沉默良久,虽然没有怪罪苏良,却依然故我,不曾改变。

    其实王世充本不姓王,甚至不是汉人。他本姓支,是西域胡商的后裔。他从小涉猎经史,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由于王世充才学出众、精通韬略,因此得到了隋炀帝的重用。

    其后中原大乱,隋炀帝便命王世充出兵平叛。在淮南,王世充借着王命,招募了数万江淮劲兵,而这也正成为他得以起家的资本。

    相比正面作战,王世充更喜欢玩阴招、装孙子。而借着这些阴招和奇谋,王世充才得以屡建功勋,最终被身在江都的隋炀帝,命为洛阳守备。

    当时,洛阳正遭遇着瓦岗军的猛攻。无论粮食储备还是人才储备,王世充都远不如李密。因此在作战中,王世充屡战屡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