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四海集团求和

加入书签


远途公司与四海集团相比,从直观的观感上来说,那几乎是一个天一个地。

 那也很正常,双方体量上的差距,就跟三岁稚童和十五六岁的准成年人那般大。

 四海集团已经有了一个成熟民营企业的雏形,而远途公司,草台班子的气息只需要站在大门口就清晰可见。

 这也愈发加深了跟在李牧身后一帮领导的猜测。

 领导的一举一动都是有深意的,从来不会想起一出是一出。

 如果是以调研民营企业发展的角度,通常不会连着去两家同类公司,但李牧就是来了。

 再结合刚才对四海集团那番虽然顾着几分面子但也足够清晰的敲打,众人心头都有了些猜测。

 不怪这些领导消息闭塞,四海集团跟远途公司看似斗得个火热,但一个县域每天得发生多少事儿,多少大事儿。

 这俩又不是什么绝对的巨无霸,在独江县的范围内,并没有多大水花。

 “你们这个公司,麻雀虽小,还是有些五脏俱全的味道嘛。”

 李牧背着手,在贺天元的介绍下,慢慢走着,开口首先定了调子。

 贺天元笑着道:“只是搭了个框架,让李书记和各位领导见笑了。”

 他也是昨天才接到通知的,然后理所当然地立马安排大扫除。

 接着灵机一动,干脆就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设计的内部机构改革那些东西推了出来。

 但凡谁要说句什么,他就一句【领导要来视察,还像原来那样能行吗】,轻松堵了回去。

 平房屋子多,随便腾一腾,摆上办公桌椅,再让老贾去买了些牌子回来钉上,放眼看去,财务部、行政部、市场部、运输部、总经理室、会议室、仓库,还真有那么几分模样了。

 可惜就是里面都没什么人。

 一帮领导跟着李牧转了一圈,心头的感觉都差不多,那就是乏善可陈。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家公司,多少有些乏善可陈了?”

 贺天元介绍完企业那可怜的发展历史之后,李牧笑着开口。

 众人连连否认,李牧笑了笑,“不用这样,咱们实事求是,的确是乏善可陈,我自己也这么觉得。”

 “但是。”李牧叹了口气,“同志们,这才是我们管理下,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常态啊!”

 “我们不能只盯着那些已经脱颖而出,发展壮大的企业,仿佛治下都是这样的企业了,然后自我感觉良好,这样是不行的。只有更多像远途储运这样的企业,乃至于比他还要差的企业,都能够坐着顺风车高速前行,我们的整体经济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话说得不错,但能不能不要拿我的公司举例,什么叫比我还要差......

 贺天元腹诽着,脸上一脸深以为然的感动。

 而一帮领导更是齐齐认同,纷纷发言,称赞着李书记的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高谈阔论。

 “更何况,就算是远途公司,也有亮点嘛。整个秩序井井有条不说,你们看这些车,很有气势嘛!”

 说着,李牧指着此刻停车场里整整齐齐停着的三排货车,看上去的确气势磅礴。

 一个副县长附和道:“李书记说得是,别看这些货车不起眼,我之前可了解过,一辆车几十万呢,这些加起来也有不少钱了,不比有些工业企业的小生产线价格低。”

 李牧看着贺天元,“但是这些车不应该是放出去跑业务吗?怎么都停在这儿不动呢?是业务方面有困难?”

 贺天元摇了摇头,苦笑道:“李书记,各位领导,这十台车子都还没上牌呢?没办法上路。”

 李牧面色一变,“胡局长,怎么回事?”

 一来到这儿就一直惴惴不安的县交通局胡局长硬着头皮走出来,“李书记,这些车子,正在走手续。”

 “走了多久了?”

 “这个。”胡局长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走了几天了。”

 在场的都是懂行的,一看胡局长这样子就知道里面有猫腻,一个个都饶有趣味地看着。

 李牧冷冷道:“几天都走不完?什么手续那么复杂?”

 贺天元这时候却主动道:“李书记,是这样的。最近县里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买车跑运输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可能还没排上,相信很快就可以了。”

 李牧的眼底闪过一丝欣赏,看着胡局长,“我们各个部门,尤其是掌握一些审批权限的部门,要懂得审批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不是让我们来彰显权力的!不要让我们自身,拖了经济发展的后腿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