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话 谨慎的老人家

加入书签


    心里十分高兴。

    当然不是因为老人家请我们去他家,因为刚才的一瞬间,赵叔叔的表情就告诉我们,他知道很多东西。这是最重要的,如果当时他说自己不知道什么事,叫我们折回。或者是直截了当,说自己知道的不多,还真不好往下发展。可赵叔叔叫我们进屋,往下的话就好说了。

    老人家给我们炖上了那几条鱼,照我这个东北人的习惯,那几条小鱼不够我塞牙缝的。我们一起喝了几口酒,赵叔叔一说起当年的学生时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红润,眼中也带着怀念。从他的言谈举止里,我和张春来猜测,赵叔叔可能是个离休干部,言语中多少带有一点官腔。

    表面上没那么老,看上去也就50多一点,可这老人家实际上体力状况比之六七十岁的还不如,活动几下就不行了,气喘嘘嘘大汗淋淋。每天的事只是钓鱼,农家小院的事情也做不了。谈笑中我们得知,赵国华叔叔有严重的哮喘,伴有高血压,大多到了这个年纪的人这都是常见病了。

    哮喘还喝酒!张春来和我都争抢赵叔叔的酒杯,无论如何都不要再喝了。

    这不是闹着玩的。

    老人家见我们两个年轻人和他喝酒聊天很投机,执意要我们留下和他多住几天,也好看看这里的名胜古迹湖光山色。这种安排入情入理,故人的孩子来访,尽一下地主之谊,这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就这样留在家里,不是寻常人能这么做的。

    张春来心里更加确定,赵叔叔一定知道重要的线索。

    吃饭当中,小姑娘特别开心,不断弄点小菜上桌,也很不适时宜的跟着插话。赵叔叔叫我俩别见怪,孙女休学期间在家照顾他,孩子只是太孤单了,平时都不出屋,家里来了客人,小孩子总是会高兴。我们也跟着连夸小姑娘懂事,年纪不大,知道照顾爷爷。见我俩对她搭话不在频道,只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应付,她也只好将话头对准爷爷,说得好像是谁家的什么东西丢了,我们没有理会。

    通过交谈,我俩觉得赵叔叔实际上是个城府极深的人。他说的每一句话我都认为极有深意,好像是在试探我们。问过张春来的父母,同时也打听信阳老家那边的一些人,张春来好在记忆不错,对赵叔叔提到的人名,大部分都知道一些情况。但是说到具体,张春来好像又故意遮掩。

    小姑娘给我们准备了一间屋子,貌似是间不常住人。小姑娘说这是他爸妈回来的时候住的屋子,看来农村的农忙季节在咱们国家里到处都是一样。

    睡觉之前张春来悄悄的对我说:“这趟没白来,我看他知道什么事情,只是他不说而已,好像有意避开话题,明天找个机会,挑明了问”。

    我马上坐起来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你要想最快找到线索,咱俩拿刀现在就过去架住他脖子。若要赵叔叔他对你毫无保留,告诉你些重要的东西,最好顺着老人家的脾气来。不然你就放弃,人家不那么容易开口。你都说了,当年的事情是这些学生们的噩梦,就不能从人与人的感情关系上考虑一些问题吗?

    张春来左思右想,认为我说的有道理,也不知该如何是好。这么住在人家里,他心里不安。多年追查,从没碰到过这样。

    “我们明天陪他钓鱼”,说完我翻身盖被。既来之则安之,人家没让你现在滚蛋,证明还有余地,别把事情搞砸了。

    第二天一大早,坐最早的车去了小镇。我发现在哪都是如此,东西不说怎么样,价格可是贵的要命,这么几根破鱼竿,还整个什么南韩进口的原材料制作,你直接原装进口鱼竿不就完了吗。我估计这么贵的原因是我东北口音的缘故,我要是本地口音的话南韩进口原料制作的鱼竿也贵不到哪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