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话 聪虳

加入书签


    东南角的缓坡向上,宽度足有三十米,基本上确定这是采石场入口,只是上方被‘滑山’封死。前方的巨大封石,是在山体上方直接用掏底的方法放空,让巨石从上落下,再想打开是不可能。这也是明清才有的技术。

    张春来和丁晓东,他们走的更远。灯光晃动,他俩的地势好像很高,很多地方上下落差很大,大柱子有高有矮。地上的石茬完整可见,每处采石场地又不在一个层面,沿着青石灰岩在山中走向开采,地上却没有车马辙印。

    腿都走酸了,李立明和我走到丁晓东的地方。坐在一个小石室的入口边,丁晓东抽着烟瞅着里面的张春来。敲敲打打,张春来对小石室的里墙特别注意。

    左边更远的地方,三个小亮点在那里时隐时现,邵军他们在搬运烧柴。忙得不亦乐乎!

    丁晓东在他身后盯着,很欣赏张春来认真的样子。“聪虳,兄弟你什么来路?”丁晓东道。

    张春来对丁晓东能说出聪虳的事感觉很惊讶,瞪着眼睛不敢相信。耳朵里植入尸虳卵,就是投机取巧的邪法。想要练就上等的听觉功夫,练成了人都老了。所以才有人行此下策。耳朵植入尸虳,就是拿命开玩笑,稍有不慎都会酿成惨祸。

    我坐在旁边,听着两人的说话。

    丁晓东对聪虳传说的所知,最早是在秦朝末年农民军起义的时候,在吴广的义军里有一名叫‘聪’的亲兵最先使用,他是给一个屯长做亲兵的。当时的起义军模仿秦国正规部队的编制,分为二十个等级。后来这个‘聪’在战场上负了重伤,在后方养伤的时候,一个‘少上造’得知他有听音辨位辨形的专长,就举荐他为左庶长,负责给部队筹集军费一类的活。估计就是要他盗墓。当时的起义军模仿秦国正规部队的编制制度,这是由当时义军的人数规模决定的,三十多万人。左庶长这个职位在二十级的秦时军队中正好是居中,这个军职不低。谁知这个‘聪’宁死不从,在少上造的一再‘好意’下,聪才说出为什么不从。

    我不禁问道:“为什么?居中的军阶可以说不小了,往上的上将军和前后左右将,都是按级别排下来的,他怎么不从呢?”。

    聪说出了自己曾是秦国朝廷通缉的要犯,因为聪早年与同乡人一起做了几起盗掘韩王陵的大案,韩国王陵,不是今天的宇宙第一大国,是东周时期的诸侯王陵。当时朝廷就怀疑这些人也参与了秦昭襄王陵盗掘案,所以对他们赶尽杀绝,朝廷指的是秦朝,秦始皇或者是秦二世时期。聪因为当时只有十几岁,所以有幸躲过了追捕。聪和他们在一起盗掘韩王陵的时候,有人在聪的耳朵里植入了尸虳卵,当时那几个人在拿他一个小孩子试验。也许是聪命大,耳朵里被放进去虫卵正是聪虳卵,歪打正着,当时并不叫聪虳。从此聪的一只耳朵能听音辨位,能识鬼魅之音,能听出眼睛看不到的事物。

    张春来问道:“那后来呢?”。

    丁晓东闭口不言,琢磨半晌说道:“聪虳卵对土贼来说很珍贵,是可遇不可求的利器。往往带有虫卵的活尸都是百年以上的不死‘生僵’,即使找到也没那运气取出虫卵,聪虳的成虫存活周期很短,虫卵孵化很快,杀了生僵找到的也是成虫体居多,成虫是不能植入活人体内的。嗯,总的说来,聪虳很珍贵”。

    张春来沉默无语,我看着他们两个换着班的沉默。都有话不想说完的感觉。

    张春来也不隐瞒,这小家伙是别人强加给他的,还差点送命。

    丁晓东告诉张春来,他也不要负担太重,刚才所说的也只是古老的传闻,还有其它几种叫骨虳,白虳,还有一种血虳是最厉害的,那是一种寄生在猫狗大腿肌肉里的虫子,很少见的。传说身上有血虳的人在倒斗的时候如果有什么意外,那就比常人多了半条命,因为身体里的血虳在主人死去之后会立即尸变,封住全身的血脉,感觉不到伤痛,还能让宿主力大无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