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调皮禟

加入书签


看着手中的兰花清露玻璃瓶, 郭宜隐约猜出几分康熙要分享的事情是什么了。

 康熙手肘架在大迎枕上,神色闲适慵懒,目光一直落在宜妃的身上, 见她忽地眼神亮了亮,感叹一声果然聪慧。

 郭宜又拿起另一瓶香水, 嗅了嗅, 也是花香调, 其中还夹杂一丝檀香,让人无端觉得自己是去了某个寺庙的花林中闲逛了一圈,花香拂衣, 又沾染了一丝香火气息。

 两者都犯不着对比, 郭宜直接挑出兰花清露,毕竟兰花是康熙最喜欢的花,“这个味道清幽高雅, 臣妾很是喜欢。”

 “喜欢就好。”康熙说道, 语气淡淡, 但是微微上扬的嘴角却彰显着他的好心情, “这是今年废除海禁后, 洋人进贡过来的。”

 “原来如此,皇上是准备发展海上贸易了吗?”郭宜问道, 两人都已经心照不宣,就不用再打哑谜。

 “知我者,宜妃也。”康熙对上宜妃的视线,笑着说道,“之前你同朕提到过海上贸易, 朕让当地官员记录了往来数据, 前几日, 朕刚刚收到了折子,形势大为好转。”

 最初宜妃说到海上贸易之时,康熙的确是不怎么相信能带来多大的收益,先帝在位之时,就有海上贸易,然则往来稀疏。

 而废除海禁之后的大半年,也是如此,船只到岸数量少,赋税微薄,根本不成气候。

 可是就在前几个月,到达大清的船只数量猛然激增,想必是解除海禁的消息传至诸国。

 这些船只不只是带来了一堆又一堆的舶来品,在离开大清的时候,还满载了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货物。

 且因洋人大肆购买茶叶、瓷器、丝绸这些东西,江南织造、瓷窑等收入增加,赋税跟着上涨,甚至于弥补了一小半的今年收不上来的赋税。

 “看来皇上很快能得偿所愿了啊。”郭宜说道。

 这都要搞经济了,还愁没钱吗?有了钱,修整黄河、驱除罗刹、免除天灾赋税,他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康熙眉宇之间也是掩盖不住的得意,“朕准备在广东、福建与江宁各设置一处岸口,建立海市,设置市舶司提举,方便管理。”

 之前,澳门界口陆路贸易就有市舶司征收货税,以此为经验,首先在三地设置市舶司,并将其从盐课司独立出来,设置专官,专门管理贸易与税收之事。

 其次,在码头附近,划分出的一块地方建立海市,专供与洋人交易往来,此举一来是对上岸的洋人严加管理,二来是方便赋税征收。

 “皇上圣明,此举定然能造福千秋万代。”郭宜说道。

 康熙的计划是进出口贸易的第一步,路长且艰,崎岖向上,但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才可期,也不枉费她先前冒着风险同康熙说那么一番话。

 “看来宜妃很有信心啊。”康熙笑着说道。

 “臣妾对管理贸易之事可不精通,臣妾是对皇上有信心。”作为一个合格的社畜,郭宜无时无刻拍着康熙的马屁,毕竟她儿崽现在还小,指望不上。

 康熙笑了笑,“朕就知晓你会如此。”

 哦?她的套路已经被熟识了吗?不过没关系,好用就行,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

 “这可是臣妾的真心话。”郭宜说道。

 “朕姑且信了。”康熙说道。

 明明就很享受的样子,还非要倔强一下,口是心非的男人啊,身体倒是实诚得多。

 “皇上,四阿哥过来请安。”梁九功禀告,因着六阿哥在此,四阿哥先来翊坤宫一趟,知道康熙在此,自然是要过来请安的。

 “让他进来吧。”康熙说道。

 “儿臣给汗阿玛和宜妃娘娘请安。”胤禛进门便行礼,约莫是走得急了,额头上还有些细微的汗水。

 “起来吧。”康熙说道,让胤禛在下首坐了下来,“梁九功,你去叫胤禟带胤祚过来。”

 “今儿的课学得如何了?”康熙问道,若是有空闲,他都会问一问儿子的功课,今日自然也不例外。

 “夫子今日讲了《尚书·多士》。”胤禛认真回答道,他已经被校考习惯了。

 “你觉得‘又曰时予,乃或言尔攸居’如何?”康熙问道。

 “周武王顺应天意讨伐纣王,是天命所归,成王为其子,父业子承,顺从成王之意,即为顺应天命,且成王历经三监只乱,仍安抚旧臣,教化于民,是仁德之政,子民需得感怀。”胤禛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