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开校在即

加入书签


自古以来,皇帝都要保有一份神秘感,方能保持威严。

 和大臣说心里话的皇帝,不说完全没有,也是少之又少。

 朱钰身为皇帝,平日里,同样有在人前保持神秘,以此令自身威严十足,让他人愿服从于自己。

 此刻忽然真情流露,当真令人惊叹、震撼。

 一番发言,更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

 文华殿内,一众文武,皆为之所摄。

 有文臣垂首叹息,有武将羞愧低头,便是于谦,亦面色变幻,心知自己这回亦犯了傲慢之罪。

 都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座的诸位,全都是聪明人。

 正因为如此,他们很清楚这次战役,大明想输都难。

 从一开始,他们就不认为自己会输,他们站在必胜的至高点上。

 这种心态对百姓而言,算不得什么,甚至可以说是好事。

 但对他们而言,就是不折不扣错误了。

 战术上蔑视敌人,战略上重视敌人,是每一位合格的指挥官,应该做到的基本素养!

 身为国之栋梁,他们本该也做到这一点,却在大明无敌的幻觉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傲慢深入人心,浸入骨髓,润物细无声。

 若非皇帝洞彻心扉,一番犀利言论痛陈利害鞭辟入里,说醒了他们,骂醒了他们。

 以文武百官现在的心态,还真有可能会出问题,把一手王牌打得稀烂,让稳赢的局产生变数!

 “陛下所言极是。”于谦深深俯首,“臣等定将三省己身,脚踏实地。”

 参与小会的文武官员顿时拜倒一片。

 毕竟连大佬都拜了,他们这些下面的人要是不拜,岂不是很过分?

 连同事都拜了,他们这些同级别的不拜,难道是看不起皇帝?

 朱钰挥挥手,让所有人平身,继续商讨运送物资到宣府相关的事宜。

 无论是数百万石粮食,还是数百万两白银,又或者是皇帝支援给宣府的各类武器装备,弓箭大炮。

 运输这些大宗物资到边境,都是规模浩大的工程。

 其中白银还好,大不了皇帝派遣锦衣卫亲自押运,应该不会出大问题。

 粮食和其他支援,就要麻烦许多。

 大明远距离大规模运输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从开国至今,大明一直有远征的传统,长久下来,自然积累了不少心得。

 可随着朱祁镇一次性,送掉了百万人命,大明原有的运输体系,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该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将运输体系修复完善,至少满足接下来的运输需求,是这次小会的主题。

 从平整维修道路,到调动民夫运输物资,再到各级责任人的任免,以及安排春耕有序进行,尽量不因运输影响到百姓春耕。

 这一桩桩一样样,通通都有大学问。

 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是几千上万条人命,甚至可能会导致个别地方出现人为的饥荒。

 朱钰对这些东西没有经验,哪怕是前世的他,也是以单兵作战和小股部队作战为主,对后勤少有涉及。

 于是此时便闭上嘴,静静的听着面前的文武大臣商量,让他们给出一套成熟稳健的方案来,然后再由自己拍板授权。

 对自身的能力有自知之明,不去干涉那些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事情,不去搞毫无意义的微操,说起来很符合逻辑,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

 朱祁镇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明明是一个废物,对自己的能力却并没有清晰的认知,还真以为自己身为大明皇帝,就应该所向披靡。

 在战场上,各种微操,把最基本的常识性错误,全都犯了一遍,硬生生带着二十万精锐,死在了土木堡。

 如此鲜明的教训就在眼前,朱钰引以为戒,自然不会再犯。

 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身为皇帝,他只要给够支持就行了。

 这一轮商量,足足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

 文武大臣吵的不可开交,古香古色的文华殿,如今就像个菜市场。

 就在这吵闹里,许多环节的关键细节被定了下来,各种人事调动也商量出了一份靠谱的名单。

 最后由于谦,亲自来到皇帝面前,神色略带一丝疲倦的道:“陛下,有关运输一事的大致计划,臣等算是商量明白了。”

 “详细的具体方案,需要后面再琢磨。”

 “臣等会尽快将方案整理成册,交予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