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陛下真乃千古明君

加入书签


“眼下我大明二十万精锐尽丧,正是元气大伤,青黄不接之际。”

 “此时出兵,或可能击溃脱脱不花、也先,却无力斩草除根。”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过个几十年,瓦刺必卷土重来,到时又是一场浩劫。”

 朱钰严肃的道:“朕欲支持脱脱不花与也先内战,此期间,令锦衣卫缇骑沿着草原水路顺藤摸瓜,排查草原部落位置。”

 “查清所有草原部落位置,需花费数年,到那时,脱脱不花、也先必已是两败俱伤,而我大明已缓过来,兵强马壮,正适合出击!”

 “有了锦衣卫缇骑带回的草原情报,我大军北上,便能彻底斩草除根!”

 “即便有极少数人逃跑,又如何?仅需将绝大多数草原部落剿灭,瓦刺便再也不足为惧。”

 人口的恢复,需要时间。

 草原贫穷,能养活的人不多,而草原以北的地带,环境更极端,更贫穷。

 即便有极少数草原部落见机不妙,逃往了草原以北,也无所谓。

 他们需要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至少在百年内,无法对大明形成威胁。

 若一切顺利,这些逃亡者,甚至可能会自愿加入大明。

 原因无他,极端恶劣的环境之下,人类很难生存,与之相比,成大明底层的苦力,反倒更有可能活下来!

 事情发展到这地步,基本上朱钰想怎么拿捏这些人,就能怎么拿捏这些人。

 瓦刺之威胁,自然就烟消云散,再也不存。

 于谦眼里闪过一丝震撼,他知道当今天子杀心重,却没想到朱钰居然这么狠。

 一出手,就是亡国灭种。

 好啊!真好啊!

 于谦激动道:“陛下此计,利在千秋!”

 “好!好!”

 不过很快,于谦冷静下来后,叹起气来。

 朱钰疑惑道:“于少保不是说,朕的计策很好吗?为何叹气?”

 于谦无奈道:“陛下可知,历史上,汉武帝得到了怎样的评价?”

 “无非暴君罢了。”

 于谦点点头,面色严肃起来,道:“那时候,无论民间朝廷,都将汉武帝称为暴君,说他穷兵黩武。”

 “在西汉时期,更有不少人希望不为汉武帝立庙,这可是西汉时期。”

 朱钰仰天大笑三声。

 看着面前的于谦,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于少保莫非以为,朕会怕这暴君之名声?”

 “他们骂,就任由他们骂,只要别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什么帽子都朝朕头上扣,朕任由他们骂!”

 “无非就是让人骂两句,又如何?还能掉块肉不成!”

 “若是让人骂两句,就这也不敢干,那也不敢干,那还当什么皇帝?干脆回家睡觉!”

 “此计功在千秋,利在千秋!”

 朱钰严肃道:“朕,愿意背负暴君之名。”

 于谦不再多问,深深俯首一拜。

 “陛下胸怀大志,今人或不理解,但历史定会给陛下一个公平的评价。”

 “此事,便交给微臣来办,若不成,便将微臣推出午门之外,斩首示众,平复民愤。”

 朱钰想做的事,功在千秋,然而对当下的大明而言,或许不算是件好事。

 做这样的事儿,被人指着脊梁骨骂,是理所应当,若能成功,骂名很快就会转变成千古明君,而若不成……

 皇帝不粘锅,皇帝不可能错,可总得有人出来负这个责任。

 于谦觉得,一个权倾朝野的权臣,一个欺上瞒下的奸臣,正适合背这口黑锅。

 而当今的大明,能配得上这两句的人除了他,又能有谁呢?

 这算是封建王朝常规的玩法了。

 皇帝和大臣盘一个局,或为私利或为千秋霸业,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

 成功了,大家一起分蛋糕,皇帝捞一个千古明君的名头,大臣同样能分润到不少好处。

 失败了,皇帝不能错,就像上帝全知全能,极致完美,他的狂信徒为何被人凌辱至死?这必然是信徒本身出了问题。

 大臣将会主动站出来背锅,成为万夫所唾弃的奸臣,权臣,他将为失败付出代价,成为这次失败的责任人。

 要是情况比较严重,还得连着大臣家人一起绞杀,古代和现代可不同,朝廷大员一旦陨落,可不止他一个人付出代价。

 他的家人,和他亲近的同僚,诸如此类,都会受到连带。

 朱钰能看出来,于谦早就做好了为自己而死的准备,他却没领这份情,摇头将于谦给扶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