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权倾朝野

加入书签


换做以前,成敬肯定得多多少少讨点彩头,充实充实自己的钱包。

 奈何这次皇帝特地叮嘱过,所以他也就没要钱,不仅是于谦的钱没要,其他人的钱也没要。

 成敬离开后,一众武将热闹起来,众人看待于谦的眼神,接连发生变化,尤其是石亨,神色最为复杂。

 谁都没有想到,陛下居然会如此信任面前的这位老大人,不仅将京城大军交给他把持,甚至还给了他少保之位。

 两者相结合之下,于谦真可就是权倾朝野,并且这可不是名头上的权倾朝野,而是有实权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只手遮天!

 哪怕是王直,哪怕是张輗、张軏,此时此刻他们的权势,和于谦比起来,多多少少都差点意思。

 当然了,前者是文官之首,别看官职不算是特别高,还没到三公三孤的地位,实际影响力却大的夸张,于谦这方面肯定是不如他的。

 后者就更不用说了,张輗、张軏作为勋贵集团利益的代言人之一,同时也是勋贵集团的领头人之一。

 他们的话语权,相当有分量,在朝堂上跺一跺脚,整个京城都得震一震,一声令下,更是会有无数勋贵服从。

 在这些方面,于谦暂时还不如他们。

 不过可想而知的是,以于谦的能力,在环境毫无保留的全力支持下,很快就会兑现自己的权利。

 不用多久时间,于谦就能巩固自己的权利,等到那个时候,恐怕也就张輗、张軏依旧能和于谦唱对台戏。

 至于王直?说句不好听的,有了于谦之后,这文官之首到底该是谁,或许都有待商榷商榷。

 毕竟从各种意义上来说,于谦同样是个文官啊,同样对底下的文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纯粹是看于谦自己愿不愿意拉帮结派罢了。

 若是于谦愿意拉帮结派,他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团结很大一批人。

 别看他现在的名声,在部分文官的嘴里很臭,实际在许多文官的眼里看来,于谦力挽狂澜,挽救了大明,这是天大的功劳和声望,是货真价实的英雄!

 再不济也是个枭雄。

 有着一份成绩在,哪怕于谦犯下了大忌讳,又如何呢?

 终究是会有人追随他,崇拜他。

 看看石璞就知道了,于谦这位老大人无论是在朝廷内还是在朝廷外,可都有着不少粉丝呢。

 其中有一部分狂热粉丝,地位着实是不低,甚至单独从官职上来说,有能力和他平起平坐。

 于谦的人格魅力,不仅是皇帝能看得出来,于谦身边的人,同样能感受得到。

 众人一通庆祝后,就旁敲侧击的聊起了实际利益的问题。

 杨洪个人比较希望保持中立,他的年纪已经大了,不想再掺和到顶层权力斗争里去,更希望守着自己的边关重镇,一点点老去,为自己的晚年留下个清白名声。

 但在座的另外几位可不一样,哪怕是石亨都不得不承认,于谦是一个很好的投靠对象。

 范广经过这次战役后,更是发自内心的认可于谦的能力,能够在这样一位猛人的手下做事情,绝对会很舒服。

 于谦没有立即给他们两人一个答复,而是先敷衍了过去,他需要时间来捋一捋自己未来的计划。

 陛下给他带来的这个惊喜,实在是太大太大了,远远超出他原本的计划。

 如今计划赶不上变化,他必须得抓紧一切时间考虑,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做。

 两位年轻武将也知道,于谦恐怕是事先并不知道自己会得到少保之位,需要时间来整理思路。

 于是一个接一个,很快就离开了。

 等到杨洪将要离开时,于谦却把他给拦了下来。

 石亨确实是个人才没错,但此人两面三刀,反复无常,对利益的追求几乎不存在底线,是个可用但不可重用之人,绝不能信任,否则早晚会被捅刀子。

 范广虽说是个很能打的武将,并且很聪明灵慧,看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但地位实在太低,指挥同知放在地方是个天大的官,可在接下来,于谦要做的事情里头,实在太不起眼,派不上多大用场。

 唯独有杨洪,和于谦自身相同,是个名声在外的老大人,本身能力超群,性格稳重大气,办事很利落很高效。

 同时地位很高,尤其是此次封了爵之后,地位就更高了,是个不折不扣的重量级人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站网站:www.kuaishuku.net